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FDD LTE基站收发模块射频性能测试与调试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一章绪论第10-15页
   ·课题背景第10-12页
     ·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与主要特点第10-11页
     ·LTE 发展现状第11-12页
   ·课题的意义、研究内容和目标第12-13页
   ·课题的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第13-15页
第二章 基站收发模块的系统构成与关键技术第15-22页
   ·基站收发机基本射频结构与特点第15-16页
     ·发射机第15-16页
     ·接收机第16页
   ·FDD LTE 系统射频收发模块关键技术与应用第16-18页
   ·FDD LTE 射频收发模块研发设计基本结构第18-21页
     ·射频发射模块第18-19页
     ·射频接收模块第19-20页
     ·反馈链路与数字预失真第20-21页
     ·环路测试第21页
   ·本章小结第21-22页
第三章 测试环境与系统平台第22-29页
   ·综述第22页
   ·测试条件第22-23页
   ·测试系统平台与设备第23-28页
   ·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发射模块射频性能测试与调试第29-52页
   ·综述第29页
   ·发射模块射频输出测试与调试第29-45页
     ·直流电压与电流消耗第29-30页
     ·动态范围与发射增益第30-32页
     ·平坦度与频率响应第32-34页
     ·邻道泄漏功率比(ACLR)第34-36页
     ·频谱发射掩膜(SEM)第36-40页
     ·杂散发射第40-43页
     ·调制EVM 与频率误差第43-45页
     ·峰值码域误差(PCDE)第45页
   ·发射模块本振信号测试与调试第45-51页
     ·直流电压与电流消耗第45-46页
     ·告警逻辑功能第46页
     ·频率范围第46页
     ·输出功率与谐波第46-48页
     ·单边带相位噪声第48-50页
     ·杂散第50-51页
     ·注入锁定第51页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五章 接收模块射频性能测试与调试第52-64页
   ·综述第52页
   ·接收模块射频测试与调试第52-58页
     ·直流电压与电流消耗第52-53页
     ·输入回波损耗第53-55页
     ·灵敏度与增益第55-57页
     ·接收通道间隔离度第57-58页
   ·接收模块本振信号测试与调试第58-63页
     ·告警逻辑功能第58页
     ·频率范围第58页
     ·单边带相位噪声第58-60页
     ·杂散第60-62页
     ·锁定时间第62页
     ·注入锁定第62-63页
   ·本章小结第63-64页
第六章 反馈链路射频性能测试与调试第64-70页
   ·综述第64页
   ·反馈链路射频接收性能测试与调试第64-69页
     ·直流电压第64-65页
     ·邻道泄漏功率比(ACLR)第65-66页
     ·反馈链路频率响应第66-69页
     ·输入输出口的谐波与杂散第69页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七章 测试环路射频性能测试与调试第70-80页
   ·综述第70页
   ·本振信号性能测试与调试第70-75页
     ·频率合成器参考时钟幅度第70页
     ·告警逻辑功能第70-71页
     ·锁定时间第71页
     ·频率范围第71-72页
     ·单边带相位噪声第72-74页
     ·本振信号杂散第74-75页
     ·本振幅度第75页
   ·射频测试环路总体测试与调试第75-79页
     ·频率响应与转换损耗第75-76页
     ·信号泄漏第76-77页
     ·反馈链路混频器输入的杂散发射第77-78页
     ·接收链路耦合器的杂散发射第78页
     ·频率误差、EVM 和RMS 相位误差第78-79页
   ·本章小结第79-80页
第八章 全文总结第80-82页
   ·主要结论第80页
   ·研究展望第80-82页
参考文献第82-84页
缩略语表(附录1)第84-85页
测试平台与仪器相关重要指标(附录2)第85-88页
致谢第88-8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第89-90页
附件第90-92页

论文共9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地面雷达天线罩接缝性能研究
下一篇:椭圆曲线密码ECC二进制域的算法改进与硬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