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abVIEW的拉深成形变压边力控制系统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变压边力控制系统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2-14页 |
1.3 电液比例技术 | 第14-16页 |
1.3.1 电液比例技术分类及特点 | 第14-15页 |
1.3.2 电液比例技术原理 | 第15-16页 |
1.4 虚拟仪器技术 | 第16-18页 |
1.4.1 虚拟仪器简介 | 第16-17页 |
1.4.2 LabVIEW软件特点 | 第17页 |
1.4.3 LabVIEW的应用领域 | 第17-18页 |
1.5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第2章 拉深成形变压边力控制系统设计 | 第19-32页 |
2.1 控制系统结构及组成 | 第19-20页 |
2.2 压边装置设计 | 第20-24页 |
2.2.1 分块压边原理 | 第20-22页 |
2.2.2 执行装置设计 | 第22-24页 |
2.3 圆角区液压控制系统 | 第24-27页 |
2.3.1 液压机结构及组成 | 第24-25页 |
2.3.2 液压机工艺原理 | 第25-26页 |
2.3.3 圆角区液压系统的改进 | 第26-27页 |
2.4 直边区液压控制系统 | 第27-30页 |
2.4.1 直边区液压系统结构及组成 | 第27-29页 |
2.4.2 直边区电液比例液压系统工作原理 | 第29-30页 |
2.5 测控系统组成 | 第30-31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电液比例液压系统数学建模及仿真 | 第32-44页 |
3.1 系统建模 | 第32-38页 |
3.1.1 放大器建模 | 第33页 |
3.1.2 比例电磁铁建模 | 第33-34页 |
3.1.3 先导级建模 | 第34-35页 |
3.1.4 主阀建模 | 第35-38页 |
3.1.5 液压缸数学建模 | 第38页 |
3.1.6 压力传感器建模 | 第38页 |
3.2 PID控制器 | 第38-40页 |
3.2.1 PID控制器的原理 | 第38-39页 |
3.2.2 PID参数整定方法 | 第39-40页 |
3.3 电液比例控制系统仿真 | 第40-43页 |
3.3.1 Simulink仿真 | 第40-41页 |
3.3.2 系统仿真参数 | 第41-42页 |
3.3.3 系统仿真及分析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测控程序开发 | 第44-59页 |
4.1 控制系统基本原理 | 第44-45页 |
4.2 程序实现的功能 | 第45-46页 |
4.3 信号采集程序开发 | 第46-49页 |
4.3.1 信号采集性能要求 | 第46页 |
4.3.2 接线方式选择 | 第46页 |
4.3.3 任务和通道的建立 | 第46-47页 |
4.3.4 信号采集程序设计 | 第47-49页 |
4.4 比例溢流阀控制程序开发 | 第49-52页 |
4.4.1 力加载曲线输入方法设计 | 第49-50页 |
4.4.2 同步控制程序设计 | 第50-52页 |
4.5 PID算法在LabVIEW中的实现 | 第52页 |
4.6 拉深成形实验 | 第52-57页 |
4.6.1 实验前的准备工作 | 第53页 |
4.6.2 系统性能分析 | 第53-55页 |
4.6.3 不同加载方式下起皱时成形高度比较 | 第55-56页 |
4.6.4 不同加载方式下破裂时成形高度比较 | 第56页 |
4.6.5 不同加载方式下最大成形极限比较 | 第56-57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