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2-15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3-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1 膨胀土冻融作用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2 膨胀土裂隙强度特性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2.3 高寒地区膨胀土深路堑边坡机理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4 膨胀土路堑边坡稳定性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5 膨胀土路堑边坡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第2章 高寒地区膨胀土工程特性试验研究 | 第22-38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22页 |
2.2 路堑边坡设计变更方案情况 | 第22-26页 |
2.2.1 初步设计方案 | 第22-24页 |
2.2.2 第一次设计方案变更 | 第24-25页 |
2.2.3 第二次设计方案变更 | 第25-26页 |
2.3 膨胀土土工试验 | 第26页 |
2.4 含水率与膨胀土强度关系试验研究 | 第26-28页 |
2.4.1 试验思路 | 第26-27页 |
2.4.2 试验仪器 | 第27页 |
2.4.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2.5 膨胀土冻融特性与土体强度关系试验研究 | 第28-33页 |
2.5.1 试验思路 | 第29页 |
2.5.2 试验仪器 | 第29页 |
2.5.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29-33页 |
2.6 膨胀土裂隙特征与土体强度关系试验研究 | 第33-36页 |
2.6.1 膨胀土试件裂隙性 | 第33-35页 |
2.6.2 重塑膨胀土干湿循环的强度试验研究 | 第35页 |
2.6.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5-3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3章 高寒地区膨胀土深路堑边坡破坏机理研究 | 第38-67页 |
3.1 概述 | 第38-42页 |
3.1.1 路堑边坡工程 | 第38-39页 |
3.1.2 铁路部分膨胀土路堑边坡破坏案例 | 第39页 |
3.1.3 ABAQUS有限元软件 | 第39-42页 |
3.2 工点膨胀土土体内在性质 | 第42-43页 |
3.3 路堑工程开挖活动 | 第43-48页 |
3.3.1 模型建立 | 第44-45页 |
3.3.2 路堑边坡开挖分析 | 第45-48页 |
3.3.3 开挖对膨胀土路堑边坡破坏机理分析 | 第48页 |
3.4 环境影响条件 | 第48-65页 |
3.4.1 降雨对膨胀土路堑边坡滑坡破坏机理分析 | 第48-57页 |
3.4.2 干湿循环(裂隙性)对膨胀土路堑边坡破坏机理分析 | 第57-61页 |
3.4.3 冻融循环对膨胀土路堑边坡破坏机理分析 | 第61-6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第4章 高寒地区膨胀土深路堑边坡防治技术研究 | 第67-86页 |
4.1 概述 | 第67页 |
4.2 路堑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第67-69页 |
4.2.1 极限平衡法 | 第67-68页 |
4.2.2 有限元强度折减法 | 第68-69页 |
4.3 原设计方案深路堑边坡破坏分析 | 第69-75页 |
4.3.1 概述 | 第69页 |
4.3.2 边坡稳定性及响应分析 | 第69-74页 |
4.3.3 边坡滑坡破坏机理分析 | 第74-75页 |
4.4 变更设计方案加固深路堑边坡分析 | 第75-83页 |
4.4.1 概述 | 第75页 |
4.4.2 边坡稳定性及响应分析 | 第75-82页 |
4.4.3 现场监测数据分析 | 第82-83页 |
4.5 高寒地区膨胀土深路堑边坡防治技术 | 第83-85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5-86页 |
结论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本文及科研成果 | 第93-94页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