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1.3.1 德育的概念 | 第16-17页 |
1.3.2 德育管理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18-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9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2章 涞源县实验小学德育管理现状调查 | 第21-38页 |
2.1 调查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 | 第22-23页 |
2.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22-23页 |
2.1.2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 第23页 |
2.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 第23-38页 |
2.2.1 关于学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23-28页 |
2.2.2 关于教师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 | 第28-38页 |
第3章 涞源实验小学德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8-43页 |
3.1 学校德育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 第38-39页 |
3.2 学校德育管理思路不清晰 | 第39页 |
3.3 学校德育管理的内容不全面 | 第39-40页 |
3.4 学校德育管理的方法简单粗暴 | 第40-41页 |
3.5 学校德育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 第41-43页 |
第4章 导致涞源实验小学德育管理中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 第43-54页 |
4.1 管理人员德育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 第43-45页 |
4.2 对德育管理思路管理不到位 | 第45-47页 |
4.3 在德育管理中德育内容有待完善 | 第47-49页 |
4.4 学校德育课程设置忽视了学生德育的独立主体 | 第49-50页 |
4.5 学校德育评价过程不重实效 | 第50-52页 |
4.6 学校、家庭、社会影响对学生的德育管理有诸多方面的冲突 | 第52-54页 |
第5章 提高涞源实验小学德育管理水平的策略和方法 | 第54-68页 |
5.1 提高学校德育管理人员素质 | 第54页 |
5.2 学校要有德育管理优先、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 第54-56页 |
5.3 在德育管理中要形成教育合力深化德育管理内容 | 第56-58页 |
5.3.1 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 | 第56-58页 |
5.3.2 各学科教育中渗透德育内容形成教育合力 | 第58页 |
5.4 在德育的方式方法上要注重创新 | 第58-61页 |
5.4.1 采用体验式的德育方法 | 第59页 |
5.4.2 把德育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 第59-60页 |
5.4.3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的原则 | 第60页 |
5.4.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育人功能 | 第60-61页 |
5.5 完善德育管理的评价机制 | 第61-64页 |
5.5.1 教育理念上要尊重小学生的主体地位 | 第61页 |
5.5.2 在教育内容上做好“两个对接” | 第61-62页 |
5.5.3 注重学生品德是否内化为自己的自觉行动 | 第62-63页 |
5.5.4 强化评价系统的激励和约束功能 | 第63-64页 |
5.6 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德育共识 | 第64-68页 |
5.6.1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校德育发展 | 第64-65页 |
5.6.2 加强新媒体素养教育,全面提升学生德育认识 | 第65-66页 |
5.6.3 形成家庭、社会、学校“三位一体”德育共识 | 第66-68页 |
结束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附录 | 第71-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