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

滑移隔震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的动力响应及减震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3页
第1章 绪论第14-29页
    1.1 课题研究意义第14-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16-25页
        1.2.1 贮液结构流-固耦合问题及分析方法研究现状第16-19页
        1.2.2 贮液结构减震研究现状第19-21页
        1.2.3 滑移隔震结构研究现状第21-23页
        1.2.4 结构地震响应的分析方法研究现状第23-25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第25-28页
        1.3.1 研究内容第25-27页
        1.3.2 研究思路第27-28页
    1.4 本文研究课题来源第28-29页
第2章 近场地震作用下滑移隔震-限位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的减震研究第29-52页
    2.1 概述第29页
    2.2 摩擦力模型第29-31页
        2.2.1 库伦摩擦力模型第30页
        2.2.2 速变摩擦力模型第30页
        2.2.3 指数摩擦力模型第30-31页
        2.2.4 等效粘性阻尼模型第31页
    2.3 滑移隔震-限位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第31-34页
        2.3.1 恢复力模型第32页
        2.3.2 简化模型及动力方程第32-34页
        2.3.3 滑移隔震贮液结构状态判别第34页
    2.4 滑移位移限值第34-35页
    2.5 工程应用研究第35-51页
        2.5.1 计算模型第35-36页
        2.5.2 简化模型验证第36-37页
        2.5.3 限位装置应用研究第37-40页
        2.5.4 水平单双向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第40-49页
        2.5.5 水平单双向地震作用下的减震系数第49-51页
    2.6 本章小结第51-52页
第3章 远场长周期地震作用下滑移隔震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的动力响应第52-67页
    3.1 概述第52-53页
    3.2 长周期地震动基本概念第53-54页
    3.3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的人工模拟合成第54-56页
    3.4 结构-液体耦合系统的运动方程第56页
    3.5 数值算例第56-65页
        3.5.1 计算模型第56-57页
        3.5.2 地震动第57-59页
        3.5.3 远场长周期地震作用下动力响应的特征第59-60页
        3.5.4 远场长周期地震作用下的减晃效果第60-61页
        3.5.5 双向地震对动力响应的影响第61-62页
        3.5.6 结构长宽比对动力响应的影响第62页
        3.5.7 滑移位移控制研究第62-64页
        3.5.8 位移控制措施对滑移位移和晃动波高峰值的影响第64-65页
    3.6 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4章 大幅晃动下滑移隔震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的动力响应第67-84页
    4.1 概述第67-68页
    4.2 大幅晃动下限第68-70页
    4.3 大幅晃动下流-固耦合问题的求解第70-74页
        4.3.1 结构域控制方程第70页
        4.3.2 液体域控制方程第70页
        4.3.3 边界条件第70-71页
        4.3.4 双向耦合动力方程及求解第71-74页
    4.4 数值算例第74-82页
        4.4.1 计算模型第74页
        4.4.2 地震作用第74-75页
        4.4.3 不同求解方法对比第75-76页
        4.4.4 大幅晃动下隔震贮液结构的减震效果分析第76页
        4.4.5 影响大幅晃动的参数研究第76-82页
    4.5 本章小结第82-84页
第5章 自由液面晃动对滑移隔震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第84-102页
    5.1 概述第84-85页
    5.2 考虑自由液面晃动下的速度势函数第85-88页
        5.2.1 速度势函数基本理论第85页
        5.2.2 速度势函数求解第85-88页
    5.3 液体晃动问题简化计算第88-89页
        5.3.1 隔震贮液结构壁板液动压力第88页
        5.3.2 液体晃动波高第88页
        5.3.3 液体晃动引起的基底剪力及弯矩第88-89页
    5.4 考虑自由液面晃动的动力响应求解第89-91页
        5.4.1 液体控制方程第89页
        5.4.2 动坐标系中的液体晃动边界条件第89-91页
        5.4.3 结构控制方程第91页
    5.5 数值算例第91-100页
        5.5.1 计算模型第91-92页
        5.5.2 自由液面晃动对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第92-97页
        5.5.3 参数影响分析第97-100页
    5.6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6章 滑移隔震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的碰撞动力响应和缓减碰撞措施研究第102-129页
    6.1 概述第102-103页
    6.2 计算模型第103-107页
        6.2.1 碰撞模拟第103-104页
        6.2.2 土-结构相互作用模拟第104-105页
        6.2.3 考虑碰撞效应的滑移隔震矩形贮液结构简化模型第105-107页
    6.3 碰撞动力方程及求解第107-109页
    6.4 碰撞能量方程及求解第109-110页
    6.5 碰撞动力响应研究第110-123页
        6.5.1 计算参数第110-111页
        6.5.2 碰撞对动力响应的影响第111-113页
        6.5.3 碰撞动力响应的影响因素第113-123页
    6.6 缓冲碰撞措施研究第123-127页
        6.6.1 缓冲措施对碰撞恢复系数的影响第124-125页
        6.6.2 缓冲措施对动力响应的影响第125-127页
    6.7 本章小结第127-129页
第7章 基于易损性的滑移隔震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减震性能研究第129-153页
    7.1 概述第129-130页
    7.2 混凝土非线性模型第130-133页
        7.2.1 混凝土单轴应力-应变曲线第130-131页
        7.2.2 混凝土多轴应力-应变曲线第131-132页
        7.2.3 混凝土材料破坏准则第132-133页
    7.3 基于亚音速势流理论的非线性流-固耦合方程第133-135页
    7.4 滑移隔震混凝土贮液结构失效判据第135-137页
    7.5 基于易损性的结构减震性能研究第137-138页
    7.6 数值算例第138-152页
        7.6.1 计算模型第138-140页
        7.6.2 地震动第140-141页
        7.6.3 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易损性研究第141-149页
        7.6.4 失效判据对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易损性研究的影响第149-150页
        7.6.5 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易损性的影响参数研究第150-152页
    7.7 本章小结第152-153页
第8章 滑移隔震混凝土矩形贮液结构的振动台试验研究第153-187页
    8.1 概述第153-154页
    8.2 振动台试验方案第154-166页
        8.2.1 试验目标第154页
        8.2.2 试验加载及采集系统第154-156页
        8.2.3 试验模型设计第156-162页
        8.2.4 试验测试方案第162-164页
        8.2.5 试验工况设计第164-166页
    8.3 试验模型制作及安装第166-169页
        8.3.1 模型制作第166-167页
        8.3.2 模型安装第167-169页
    8.4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169-183页
        8.4.1 动力特性第169-171页
        8.4.2 非隔震与隔震贮液结构动力响应的对比第171-176页
        8.4.3 远场长周期地震动对贮液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第176-178页
        8.4.4 限位装置类型对滑移隔震减震性能的影响第178-183页
    8.5 试验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第183-184页
    8.6 试验结束后各组件变化情况第184-185页
    8.7 本章小结第185-187页
结论与展望第187-189页
    结论第187-188页
    展望第188-189页
参考文献第189-206页
致谢第206-207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专利第207-209页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奖励及参与科研项目第209页

论文共20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尺度光栅的激光制备方法研究及应用
下一篇:碳纳米管力学行为的周向非局部效应及其随曲率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