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3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1.2 我国废水排放现状 | 第10-11页 |
1.3 高浓度含盐有机废液处理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1.3.1 吸附法 | 第12页 |
1.3.2 萃取法 | 第12页 |
1.3.3 氧化法 | 第12页 |
1.3.4 膜分离法 | 第12页 |
1.3.5 焚烧法 | 第12-13页 |
1.4 焚烧法处理高浓度含盐有机废液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5 焚烧法处理高浓度含盐有机废液 | 第16-18页 |
1.6 废液焚烧装置简介 | 第18-22页 |
1.7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2 数值模拟的基本模型及理论基础 | 第23-35页 |
2.1 湍流流动模型 | 第24-26页 |
2.1.1 湍流控制方程 | 第24页 |
2.1.2 湍流流动方程 | 第24-26页 |
2.2 离散相模型 | 第26-28页 |
2.3 混合分数/PDF模型 | 第28-29页 |
2.4 辐射模型 | 第29-30页 |
2.5 化学反应模型 | 第30-31页 |
2.6 NO_x反应模型 | 第31-34页 |
2.6.1 热力型NO_x | 第31-32页 |
2.6.2 燃料型NO_x | 第32-34页 |
2.6.3 快速型NO_x | 第34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3 燃烧过程的数值模拟 | 第35-48页 |
3.1 化工废液焚烧装置概况 | 第35页 |
3.2 基本假设 | 第35-37页 |
3.3 网格处理 | 第37-38页 |
3.4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38-44页 |
3.4.1 燃料成分的输入 | 第38-41页 |
3.4.2 壁面边界条件 | 第41-42页 |
3.4.3 入口边界条件 | 第42-43页 |
3.4.4 出口边界条件 | 第43-44页 |
3.5 求解策略 | 第44页 |
3.6 模型验证 | 第44-47页 |
3.6.1 模拟工况介绍及网格独立性验证 | 第44-46页 |
3.6.2 计算值与测量值的对比验证 | 第46-4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4 模拟结果分析 | 第48-72页 |
4.1 装置内速度场及温度场分析 | 第48-49页 |
4.2 装置内烟气流动及粒子运动轨迹分析 | 第49-50页 |
4.3 装置内各组分浓度分布 | 第50-53页 |
4.3.1 装置内CO_2及O_2浓度分布 | 第50-52页 |
4.3.2 装置内CO浓度分布 | 第52-53页 |
4.3.3 装置内NO_x浓度分布 | 第53页 |
4.4 过量空气系数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 第53-61页 |
4.4.1 过量空气系数对装置内速度场的影响 | 第53-55页 |
4.4.2 过量空气系数对烟气流动流线及粒子运动轨迹的影响 | 第55-56页 |
4.4.3 过量空气系数对装置内温度场分布的影响 | 第56-59页 |
4.4.4 过量空气系数对装置内CO_2及O_2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59-60页 |
4.4.5 过量空气系数对装置内CO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60-61页 |
4.5 配风比对燃烧特性的影响 | 第61-71页 |
4.5.1 配风比对装置内速度场的影响 | 第61-63页 |
4.5.2 配风比对烟气流动流线及粒子运动轨迹的影响 | 第63-64页 |
4.5.3 配风比对装置内温度场分布的影响 | 第64-67页 |
4.5.4 配风比对装置内CO_2及O_2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67-69页 |
4.5.5 配风比对装置内CO浓度分布的影响 | 第69-7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5 污染物的排放特性研究及最佳工况选择 | 第72-84页 |
5.1 废液中有毒有害物质燃烧分解特性 | 第72-74页 |
5.2 过量空气系数对NO_x排放特性的影响 | 第74-77页 |
5.3 配风比对NO_x排放特性的的影响 | 第77-81页 |
5.4 最佳运行参数选择 | 第81-8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6 结论及展望 | 第84-86页 |
6.1 结论 | 第84-85页 |
6.2 展望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