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缩略词表 | 第6-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文献综述 | 第12-21页 |
1.1.1 乳腺癌 | 第12-13页 |
1.1.2 核酸药物 | 第13-16页 |
1.1.3 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 | 第16-20页 |
1.1.4 核酸药物治疗瓶颈 | 第20-21页 |
1.2 本研究的目的、主要内容及意义创新点 | 第21-2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1.2.3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2页 |
1.2.4 创新点 | 第22-23页 |
1.3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二章 AS1411-EVs的制备及表征鉴定 | 第24-42页 |
2.1 引言 | 第24-26页 |
2.2 试剂和仪器 | 第26-28页 |
2.2.1 实验试剂和耗材 | 第26-27页 |
2.2.2 主要仪器 | 第27-28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2.3.1 EVs提取 | 第28页 |
2.3.2 EVs的表征鉴定 | 第28-29页 |
2.3.3 Western Blot鉴定EVs标记蛋白 | 第29-30页 |
2.3.4 T-AS1411的制备 | 第30页 |
2.3.5 AS1411-EVs偶联及验证 | 第30-31页 |
2.3.6 核酸药物装载AS1411-EVs | 第31页 |
2.3.7 核酸药物装载率检测 | 第31-32页 |
2.4 实验结果 | 第32-39页 |
2.4.1 EVs形貌鉴定 | 第32-33页 |
2.4.1.1 透射电镜分析EVs形貌 | 第32-33页 |
2.4.1.2 EVs纳米粒径分析 | 第33页 |
2.4.2 Western Blot分析EVs标记蛋白 | 第33-34页 |
2.4.3 递送系统AS1411-EVs表征 | 第34-36页 |
2.4.4 核酸药物装载 | 第36-38页 |
2.4.5 AS1411-EVs对核酸药物的负载率 | 第38-39页 |
2.5 总结与讨论 | 第39-42页 |
2.5.1 总结 | 第39-40页 |
2.5.2 讨论 | 第40-42页 |
第三章 AS1411-EVs的肿瘤靶向性研究 | 第42-57页 |
3.1 引言 | 第42页 |
3.2 试剂和仪器 | 第42-43页 |
3.2.1 实验细胞株和动物 | 第42页 |
3.2.2 实验主要试剂及耗材 | 第42-43页 |
3.2.3 实验主要仪器 | 第43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3-46页 |
3.3.1 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细胞膜核仁素表达水平 | 第43-44页 |
3.3.2 AS1411-EVs递送系统核仁素靶向依懒性检测 | 第44页 |
3.3.3 Q-PCR分析AS1411-EVs在乳腺癌细胞的递送效率 | 第44-45页 |
3.3.4 裸鼠体内分析AS1411-EVs对乳腺癌的靶向性 | 第45-46页 |
3.4 结果分析 | 第46-55页 |
3.4.1 核仁素蛋白在不同细胞中的差异表达水平 | 第46-47页 |
3.4.2 不同核仁素表达的细胞对AS1411-EVs-let-7 吸收效率分析 | 第47-49页 |
3.4.3 细胞水平分析AS1411-EVs的肿瘤靶向性功能 | 第49-52页 |
3.4.4 动物水平分析AS1411-EVs的肿瘤靶向性功能 | 第52-55页 |
3.5 总结和讨论 | 第55-57页 |
3.5.1 总结 | 第55页 |
3.5.2 讨论 | 第55-57页 |
第四章 AS1411-EVs递送核酸药物在乳腺癌细胞中的功能性研究 | 第57-71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试剂和仪器 | 第57-59页 |
4.2.1 实验细胞株和动物 | 第57页 |
4.2.2 实验主要试剂及耗材 | 第57-59页 |
4.2.3 实验主要仪器 | 第59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59-64页 |
4.3.1 细胞的培养 | 第59页 |
4.3.2 Q-PCR分析VEGF的mRNA水平 | 第59-61页 |
4.3.3 Western Blot分析 | 第61-62页 |
4.3.4 WST-8 检测细胞活性 | 第62页 |
4.3.5 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 | 第62-63页 |
4.3.6 BALB/c裸鼠饲养 | 第63页 |
4.3.7 构建MDA-MB-231 乳腺癌肿瘤裸鼠模型 | 第63页 |
4.3.8 乳腺癌裸鼠分组并给药 | 第63-64页 |
4.3.9 实验统计学方法 | 第64页 |
4.4 结果分析 | 第64-70页 |
4.4.1 AS1411-EVs-siRNA-VEGF在MDA-MB-231 细胞学上的功能性检测 | 第64-65页 |
4.4.2 AS1411-EVs-let-7 抑制MDA-MB-231 细胞增殖作用研究 | 第65-67页 |
4.4.3 AS1411-EVs-let-7 抑制MDA-MB-231 细胞迁移的作用研究 | 第67页 |
4.4.4 AS1411-EVs-let-7 对MDA-MB-231 细胞中let-7 靶蛋白表达影响作用 | 第67-69页 |
4.4.5 动物水平分析AS1411-EVs-let-7 对乳腺癌肿瘤的抑制作用 | 第69-70页 |
4.5 总结与讨论 | 第70-71页 |
4.5.1 总结 | 第70页 |
4.5.2 讨论 | 第70-71页 |
第五章 AS1411-EVs-let-7 的递送效率及安全性学研究 | 第71-81页 |
5.1 引言 | 第71页 |
5.2 试剂和仪器 | 第71-72页 |
5.2.1 实验细胞株和动物 | 第71-72页 |
5.2.2 实验主要试剂 | 第72页 |
5.2.3 实验主要仪器 | 第72页 |
5.3 试验方法 | 第72-75页 |
5.3.1 细胞培养 | 第72-73页 |
5.3.2 免疫荧光染色 | 第73-74页 |
5.3.3 AS1411-EVs-let-7 安全性检测 | 第74页 |
5.3.4 HE染色 | 第74-75页 |
5.3.5 实验统计学方法 | 第75页 |
5.4 结果分析 | 第75-79页 |
5.4.1 AS1411-EVs递送的let7Cy3与细胞内涵体的共定位分析 | 第75-76页 |
5.4.2 AS1411-EVs-let-7 安全性分析 | 第76-79页 |
5.5 总结与讨论 | 第79-81页 |
5.5.1 总结 | 第79页 |
5.5.2 讨论 | 第79-8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1-84页 |
6.1 总结 | 第81页 |
6.2 展望 | 第81-84页 |
6.2.1 提高核酸药物装载效率 | 第82页 |
6.2.2 减少递送系统脱靶效率 | 第82页 |
6.2.3 AS1411-EVs进入细胞的方式机理研究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4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 第94-95页 |
致谢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