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总则论文

教唆犯的若干问题探析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导言第9-13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第9-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11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1页
    五、论文结构第11-12页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2-13页
第一章 教唆犯的性质界定第13-25页
    第一节 在共犯语境下探讨教唆犯的性质第13-15页
        一、教唆犯性质探讨的前提第13页
        二、我国共犯分类所带来的困境第13-14页
        三、我国教唆犯分类标准的问题第14-15页
    第二节 教唆犯性质的相关学说评析第15-20页
        一、教唆犯从属性说第15-16页
        二、教唆犯独立性说第16-17页
        三、教唆犯二重性说第17-19页
        四、摒弃性质说第19页
        五、教唆犯独立犯罪说第19-20页
    第三节 教唆行为法律属性探析第20-22页
        一、教唆行为实行行为性之否定第20-21页
        二、教唆行为共犯性之肯定第21-22页
    第四节 本文立场:教唆犯从属性说之坚持第22-25页
        一、坚持教唆犯从属性说与处罚教唆未遂并行不悖第22-23页
        二、对于教唆犯从属性说进行修正解释第23-25页
第二章 教唆犯的处罚依据探讨第25-33页
    第一节 教唆犯处罚依据的学说探析第25-29页
        一、坚持共犯的二元体系第25-26页
        二、责任共犯说第26页
        三、不法共犯说第26页
        四、惹起说第26-27页
        五、对各种学说的评析第27-29页
    第二节 本文立场:共同惹起说与独立惹起说结合第29-30页
        一、共同惹起说第29-30页
        二、独立惹起说第30页
    第三节 我国刑法分则中教唆性质犯罪的分析第30-33页
        一、对独立教唆犯罪处罚的依据第30-31页
        二、教唆吸毒与教唆卖淫第31-32页
        三、《刑法修正案(九)》体现的立法走向第32-33页
第三章 我国《刑法》第29条第2款的认识和完善第33-44页
    第一节 我国《刑法》第29条 2 款的分析第33-35页
        一、对《刑法》第29条第2款的探讨要跳出共犯理论第33页
        二、“被教唆人未犯被教唆之罪”的范围界定第33-35页
    第二节《刑法》第29条第2款犯罪形态的学说评析第35-39页
        一、未遂说的观点及评析第35-36页
        二、预备说的观点及评析第36-37页
        三、既遂说的观点及评析第37-38页
        四、特殊教唆犯说的观点及评析第38页
        五、在刑法分则中予以独立定罪第38-39页
    第三节 域外关于独立教唆行为的立法规定及本文立场第39-42页
        一、在总则中进行规定第39-40页
        二、在分则中规定第40页
        三、在总则和分则中混合规定第40-41页
        四、本文立场:单独犯罪预备说的合理性第41-42页
    第四节《刑法》第29条第2款的完善第42-44页
        一、单独教唆行为处罚范围限制第42-43页
        二、对于《刑法》第29条第2款完善的建议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后记第48-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防卫过当的限度
下一篇:网络诽谤行为的刑法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