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非金属复合材料论文

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6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1-12页
    1.2 聚苯胺的发展概述第12-20页
        1.2.1 聚苯胺的结构第12-13页
        1.2.2 聚苯胺的掺杂第13-15页
        1.2.3 聚苯胺的二次掺杂第15-16页
        1.2.4 聚苯胺合成方法的研究第16-17页
        1.2.5 聚苯胺的应用第17-20页
    1.3 聚苯胺复合材料第20-23页
    1.4 锂-聚苯胺二次电池第23-25页
        1.4.1 锂-聚苯胺电池机制第23-24页
        1.4.2 聚苯胺在锂电池中的应用第24-25页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5-26页
第2章 试验原料与测试方法第26-32页
    2.1 试验药品及仪器第26-27页
        2.1.1 试验药品第26-27页
        2.1.2 试验仪器第27页
    2.2 正极片的制备和电池的组装第27-29页
    2.3 材料表征及测试方法第29-32页
        2.3.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9页
        2.3.2 X射线衍射分析第29-30页
        2.3.3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第30页
        2.3.4 塔菲尔测试第30页
        2.3.5 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第30页
        2.3.6 循环伏安测试第30-31页
        2.3.7 电池充放电测试第31-32页
第3章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与聚苯胺的复合第32-58页
    3.1 引言第32页
    3.2 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还原第32-33页
    3.3 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3-35页
    3.4 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表征第35-42页
        3.4.1 FT-IR红外测试第35-37页
        3.4.2 XRD测试第37-39页
        3.4.3 SEM测试第39-41页
        3.4.4 TEM测试第41-42页
    3.5 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表征第42-56页
        3.5.1 锂-聚苯胺电池充放电测试第42-50页
        3.5.2 锂-聚苯胺电池循环伏安测试第50-52页
        3.5.3 锂-聚苯胺电池的电化学阻抗测试第52-55页
        3.5.4 锂-聚苯胺电池的Tafel测试第55-56页
    3.6 本章小结第56-58页
第4章 石墨烯的功能化及与聚苯胺的复合第58-78页
    4.1 引言第58页
    4.2 石墨烯材料的功能化第58-60页
    4.3 功能化PANI/RGO复合材料的制备第60-61页
    4.4 功能化PANI/RGO复合材料的表征第61-67页
        4.4.1 红外光谱测试第61-63页
        4.4.2 XRD测试第63-64页
        4.4.3 SEM测试第64-67页
    4.5 功能化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表征第67-76页
        4.5.1 锂-聚苯胺电池充放电测试第67-73页
        4.5.2 循环伏安测试第73-75页
        4.5.3 电化学阻抗测试第75-76页
    4.6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5章 PANI/RGO/CNT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第78-90页
    5.1 引言第78页
    5.2 PANI/RGO/CNTS复合材料的制备第78-79页
    5.3 PANI/RGO/CNTS复合材料的表征第79-83页
        5.3.1 红外光谱测试第79-80页
        5.3.2 XRD测试第80-81页
        5.3.3 SEM测试第81-83页
    5.4 PANI/RGO/CNTS复合材料的电化学表征第83-88页
        5.4.1 锂-聚苯胺电池充放电测试第83-84页
        5.4.2 循环伏安测试第84-87页
        5.4.3 电化学阻抗测试第87-88页
    5.5 本章小结第88-90页
第6章 市场经济分析第90-96页
    6.1 引言第90页
    6.2 二次电池的发展现状第90-92页
    6.3 锂-聚苯胺电池的市场竞争分析第92-94页
        6.3.1 竞争优势第92页
        6.3.2 竞争劣势第92-93页
        6.3.3 成本分析第93-94页
    6.4 市场需求第94-95页
    6.5 市场竞争第95页
    6.6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结论第96-98页
参考文献第98-10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05-107页
致谢第107页

论文共10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一次性力竭运动对Parkin介导的小鼠骨骼肌细胞抗凋亡通路的时相性影响
下一篇:论我国平行进口汽车消费者权益的法律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