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生活、居住、交通论文

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现状及对策研究--以观音寺街道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11页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第9页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0-11页
第2章 相关理论及国内外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现状分析第11-18页
    2.1 相关理论第11-12页
        2.1.1 社区服务理论第11页
        2.1.2 信息化理论第11-12页
        2.1.3 公共服务理论第12页
        2.1.4 公共管理理论第12页
    2.2 文献综述第12-13页
    2.3 国内外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现状分析第13-15页
        2.3.1 国内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现状第13-15页
        2.3.2 国外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现状第15页
    2.4 国内外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主要特点和经验总结第15-18页
        2.4.1 以社区居民为中心第16页
        2.4.2 向社区居民公开第16页
        2.4.3 创新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第16-18页
第3章 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现状第18-28页
    3.1 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基本状况第18-21页
        3.1.1 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信息网第19页
        3.1.2 北京96156社区公共服务热线第19页
        3.1.3 北京社区管理信息系统第19-20页
        3.1.4 小帮手电子服务器第20-21页
        3.1.5 一刻钟服务圈第21页
    3.2 北京市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应用现状第21-27页
    3.3 社会公众对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的需求第27页
        3.3.1 社区日常生活的服务需求仍然是社区服务的主流第27页
        3.3.2 老龄、残疾人士服务需求呈增长趋势第27页
        3.3.3 个性化服务需求逐渐增多第27页
        3.3.4 提供多渠道社区公共服务第27页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4章 观音寺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分析第28-40页
    4.1 观音寺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现状第28-31页
        4.1.1“一键通”综合便民服务项目第28页
        4.1.2 观音寺街道社区公共服务调研分析第28-31页
    4.2 观音寺街道社区居民社区公共服务需求调查及分析第31-36页
    4.3 观音寺街道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存在问题第36-39页
        4.3.1 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缺乏规划第36-38页
        4.3.2 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运行机制缺失第38页
        4.3.3 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服务队伍专业化水平低第38-39页
        4.3.4 缺乏对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参与积极性第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5章 观音寺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发展对策建议第40-45页
    5.1 整合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资源第40-41页
    5.2 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运行机制第41-42页
    5.3 注重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第42-43页
    5.4 提高居民对社区公共服务平台的认识第43-44页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结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液态Ga高压局域结构演化研究
下一篇:Banach空间中拟线性广义逆扰动及线性包含约束极值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