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煤化学及煤的加工利用论文--煤的加工利用论文

煤—油共处理中油煤浆黏温特性及催化剂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10-12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及选题第12-22页
    2.1 煤结构模型第12-13页
    2.2 油煤浆黏度的变化第13-17页
        2.2.1 油煤浆黏度研究方法第13页
        2.2.2 不同条件下油煤浆黏度影响因素第13-17页
    2.3 煤直接液化催化剂第17-19页
        2.3.1 煤直接液化催化剂的种类第17-18页
        2.3.2 催化剂的加入方式第18-19页
        2.3.3 铁基催化剂催化机理第19页
    2.4 煤油共炼机理第19-21页
    2.5 本论文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三章 常压低温下油煤浆黏度和稳定性的研究第22-42页
    3.1 引言第22页
    3.2 实验部分第22-24页
        3.2.1 实验原料第22-23页
        3.2.2 实验仪器和试剂第23页
        3.2.3 实验方法第23-24页
    3.3 油煤浆黏度的影响因素第24-36页
        3.3.1 测黏温度对油煤浆黏度的影响第24-28页
        3.3.2 煤质量分数对油煤浆黏度的影响第28-30页
        3.3.3 煤颗粒对油煤浆黏度的影响第30-35页
        3.3.4 水含量对油煤浆黏度的影响第35-36页
    3.4 油煤浆稳定性的研究第36-40页
        3.4.1 时间对油煤浆体系稳定性的影响第36-37页
        3.4.2 煤颗粒大小对油煤浆稳定性的影响第37-38页
        3.4.3 煤质量分数对油煤浆稳定性的影响第38-40页
    3.5 本章小结第40-42页
第四章 溶胀及热溶预处理对油煤浆黏度的影响第42-64页
    4.1 引言第42页
    4.2 实验部分第42-44页
        4.2.1 实验原料第42页
        4.2.2 实验仪器第42页
        4.2.3 实验主要内容第42-44页
    4.3 溶胀对油煤浆黏度的影响第44-50页
        4.3.1 不同时间溶胀对油煤浆黏度的影响第44-46页
        4.3.2 溶胀温度对油煤浆黏度的影响第46-47页
        4.3.3 不同煤质量分数的油煤浆溶胀对黏度的影响第47-49页
        4.3.4 不同煤颗粒对油煤浆黏度的影响第49-50页
    4.4 热溶预处理对油煤浆黏度的影响第50-61页
        4.4.1 热溶对300号燃料油黏度的影响第50-51页
        4.4.2 热溶后油煤浆黏度的变化第51-52页
        4.4.3 热溶温度对油煤浆黏度的影响第52-54页
        4.4.4 不同煤质量分数热溶对油煤浆黏度的影响第54-56页
        4.4.5 热溶过程中间产物对黏度的影响第56-59页
        4.4.6 原煤及热溶残渣的红外分析第59-61页
    4.5 本章小结第61-64页
第五章 不同催化剂对煤-油共处理的影响第64-78页
    5.1 引言第64页
    5.2 实验部分第64-67页
        5.2.1 实验原料第64页
        5.2.2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64-65页
        5.2.3 主要实验方法第65-67页
    5.3 不同催化剂催化效果评价第67-77页
        5.3.1 无催化剂条件下榆林长焰煤与300号燃料油共处理研究第67-69页
        5.3.2 不同催化剂前体对非硫化沉淀型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影响第69-70页
        5.3.3 改进的非硫化型催化剂对催化效果的影响第70-72页
        5.3.4 催化剂制备方法对催化效果的影响第72-74页
        5.3.5 对比铁、镍催化剂对催化效果的影响第74-77页
    5.4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结论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MFCA的低碳供应链管理研究
下一篇:生鲜电商商业模式供应链创新研究--以步步高云猴网生鲜电商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