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2-15页 |
1.2.1 基于数据驱动的列车状态分析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分形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3 现有研究工作存在的问题或不足 | 第14-15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论文结构安排 | 第15-17页 |
第2章 基于分形的高速列车状态分析 | 第17-36页 |
2.1 分形理论概述 | 第17-22页 |
2.1.1 分形的定义 | 第17-19页 |
2.1.2 单重分形 | 第19-20页 |
2.1.3 多重分形 | 第20-22页 |
2.2 高速列车结构及状态分形特性分析 | 第22-25页 |
2.2.1 高速列车转向架 | 第22-24页 |
2.2.2 空气弹簧 | 第24页 |
2.2.3 抗蛇行减振器 | 第24-25页 |
2.2.4 横向减振器 | 第25页 |
2.3 高速列车监测数据处理 | 第25-32页 |
2.3.1 本文研究数据介绍 | 第25-27页 |
2.3.2 监测数据的消噪处理 | 第27-28页 |
2.3.3 监测数据的分形性分析 | 第28-32页 |
2.4 基于单重分形的高速列车状态分析方案设计 | 第32-34页 |
2.4.1 单重分形特征参数 | 第32-33页 |
2.4.2 基于盒维数的状态分析方案设计 | 第33-34页 |
2.5 基于多重分形的高速列车状态分析方案设计 | 第34-35页 |
2.5.1 多重分形特征参数 | 第34页 |
2.5.2 基于多重分形的高速列车状态分析方案设计 | 第34-35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基于单重分形的高速列车状态分析 | 第36-51页 |
3.1 分形盒维数算法与实现 | 第36-37页 |
3.2 仿真数据单重分形分析 | 第37-40页 |
3.2.1 列车振动加速度分析 | 第37-39页 |
3.2.2 列车振动位移分析 | 第39-40页 |
3.3 实测数据单重分形分析 | 第40-43页 |
3.3.1 列车振动加速度分析 | 第40-42页 |
3.3.2 列车振动位移分析 | 第42-43页 |
3.4 基于盒维数的高速列车状态识别 | 第43-45页 |
3.5 基于EMD和盒维数的高速列车状态识别 | 第45-50页 |
3.5.1 经验模式分解 | 第45-46页 |
3.5.2 SVM基本原理 | 第46-47页 |
3.5.3 基于EMD和盒维数的列车状态识别 | 第47-5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4章 基于多重分形的高速列车状态分析 | 第51-68页 |
4.1 多重分形算法与实现 | 第51-52页 |
4.2 仿真数据多重分形分析 | 第52-57页 |
4.2.1 列车横向振动分析 | 第52-55页 |
4.2.2 列车垂向振动分析 | 第55-57页 |
4.3 实测数据多重分形分析 | 第57-62页 |
4.3.1 列车横向振动分析 | 第57-60页 |
4.3.2 列车垂向振动分析 | 第60-62页 |
4.4 基于多重分形的高速列车状态识别 | 第62-64页 |
4.5 基于PCA和SVM的高速列车状态识别 | 第64-67页 |
4.5.1 主元分析基本原理 | 第64-65页 |
4.5.2 基于PCA和SVM的列车状态识别 | 第65-67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第5章 复杂故障工况多重分形分析 | 第68-77页 |
5.1 参数渐变工况多重分形分析 | 第68-70页 |
5.1.1 空气弹簧渐变故障 | 第68-69页 |
5.1.2 抗蛇行减振器渐变故障 | 第69页 |
5.1.3 横向减振器渐变故障 | 第69-70页 |
5.2 混合故障工况多重分形分析 | 第70-72页 |
5.2.1 横向振动分析 | 第70-71页 |
5.2.2 垂向振动分析 | 第71-72页 |
5.3 单故障单拆工况多重分形分析 | 第72-75页 |
5.3.1 空气弹簧单拆故障 | 第72-73页 |
5.3.2 抗蛇行减振器单拆故障 | 第73-74页 |
5.3.3 横向减振器单拆故障 | 第74-75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5-77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7-79页 |
1. 总结 | 第77页 |
2. 展望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项目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