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绪论 | 第8-19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理论基础 | 第9-13页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16页 |
(四)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6-19页 |
二、“三权分离”新型农地产权制度的新构想 | 第19-30页 |
(一)农村土地与农地产权制度 | 第19-20页 |
(二)现行“两权分离”农地产权制度的形成及其缺陷 | 第20-26页 |
(三)“三权分离”新型农地产权制度的特征 | 第26-30页 |
三、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内部动因分析 | 第30-37页 |
(一)外部效应内在化 | 第30-31页 |
(二)降低交易费用 | 第31-33页 |
(三)规模经济 | 第33-34页 |
(四)规避风险 | 第34-37页 |
四、承包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外部动因分析 | 第37-44页 |
(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 第37-39页 |
(二)国家权力的推动 | 第39-40页 |
(三)新的经营形式的出现 | 第40页 |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 第40-41页 |
(五)征地推进的城市化 | 第41-43页 |
(六)生产技术的发展 | 第43-44页 |
五、构建“三权分离”新型农地产权制度的基本路径 | 第44-49页 |
(一)开展农地确权登记,完善法律制度建设 | 第44页 |
(二)坚持农地产权公有性质,落实集体所有权 | 第44-46页 |
(三)稳定农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建立承包权退出机制 | 第46-47页 |
(四)推进农地流转,确保经营权实现形式多元化 | 第47-48页 |
(五)加强监督管理,防范农地经营过程中的负面行为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