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合同法论文

不安抗辩权构成要件的司法裁判标准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一、引言第7-8页
    (一)研究背景第7页
    (二)文献综述第7-8页
二、不安抗辩权制度概述第8-12页
    (一)不安抗辩权的概念第8-9页
    (二)不安抗辩权的立法渊源第9-10页
    (三)不安抗辩权的法律价值第10-11页
        1.贯彻公平原则第10页
        2.实现安全与效益第10页
        3.保障交易自由第10-11页
    (四)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的比较第11-12页
    (五)不安抗辩权与预期违约制度第12页
        1.不安抗辩权与明示预期违约的区别第12页
        2.不安抗辩权与默示预期违约的区别第12页
三、不安抗辩权的构成要件第12-14页
    (一)以有效的双务合同为基础第12-13页
    (二)合同双方履约义务有先后之分第13页
    (三)行使期间条件第13页
    (四)后履行一方存在丧失履行能力的可能第13页
    (五)后履行义务方未给付对价、提供担保第13-14页
四、不安抗辩权构成要件的司法裁判标准第14-19页
    (一)关于合同效力的裁判标准第14页
    (二)关于履约顺序的裁判标准第14-15页
    (三)关于后履行义务一方存在丧失履行能力可能的裁判标准第15-18页
        1.法院的判例第15-17页
        2.仲裁机构的裁决第17-18页
    (四)关于举证责任与证明标准第18页
    (五)不安抗辩权与默示预期违约的裁判标准比较第18-19页
五、我国不安抗辩权的完善建议第19-23页
    (一)对《合同法》不安抗辩权制度之完善的启示第19-20页
        1.“确切证据证明”涉及的举证问题第19-20页
        2.关于“适当担保”的确定第20页
        3.对于提供担保的期限的确定第20页
    (二)对适用不安抗辩权制度应当注意的问题建议第20-23页
        1.诉讼法律关系如何确定第20-21页
        2.“有难以给付之虞”的情形如何具体认定第21-22页
        3.供担保的期限及是否“适当”之认定第22页
        4.合理区分不安抗辩权与默示预期违约第22-23页
结语第23-24页
参考文献第24-25页
致谢第25页

论文共2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魔芋葡甘露聚糖的改性、功能评价及应用
下一篇:宁夏生态纺织示范园区绿地系统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