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共产党论文--党的建设论文--思想建设论文--党的宣传工作论文

新时期党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8页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第9-11页
        (一)选题背景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二、研究现状与述评第11-16页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二)研究成果述评第15-16页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6-17页
        (一)研究思路第16页
        (二)研究方法第16-17页
    四、研究创新点第17-18页
第二章 党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及其发展历程第18-39页
    一、党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概述第18-22页
        (一)主要概念界定第18-20页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党报传播理论第20-22页
    二、党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历程第22-26页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第22-23页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报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第23-25页
        (三)改革开放新时期党报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第25-26页
    三、新时期党报理论传播变革第26-39页
        (一)传统党报的改革——以《光明日报》理论版系列为例第26-30页
        (二)“互联网+”时代党报的新媒体创新第30-34页
        (三)党报理论传播特色第34-39页
第三章 新时期党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现状第39-55页
    一、新时期党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的功能和作用第39-46页
        (一)以理论引导社会主流舆论第39-40页
        (二)以坚定政治立场巩固意识形态阵地第40-42页
        (三)通过宣传理论路线推进改革开放实践第42-44页
        (四)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大众化第44-46页
    二、党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存在的问题第46-50页
        (一)理论版面不足导致信息量较少第46-47页
        (二)理论文章原创度低第47-48页
        (三)理论文章可读性不强缺少感染力第48-49页
        (四)理论传播与新媒体技术融合不足第49-50页
    三、党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50-55页
        (一)对理论传播工作重视不够第50-51页
        (二)理论传播人才结构欠缺第51-52页
        (三)传统党报理论传播模式呆板第52页
        (四)市场化现状对理论传播的挤压第52-53页
        (五)对受众把握不足第53-55页
第四章 提高党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效果的对策第55-72页
    一、继续发挥党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功能第55-57页
        (一)坚持党报理论传播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第55-56页
        (二)坚持党报理论传播的权威性第56页
        (三)坚守党报的理论传播阵地第56-57页
    二、创新党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模式第57-64页
        (一)健全党报理论传播体系第57-58页
        (二)拓展理论传播空间第58-61页
        (三)密切联接沟通受众第61-64页
    三、丰富扩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内容第64-68页
        (一)理论传播要直面现实热点问题第64-65页
        (二)理论传播要突出学术水准第65-66页
        (三)理论传播要融合民族文化第66页
        (四)理论传播要促进主流价值观的践行第66-68页
    四、培养造就高素质理论人才第68-69页
        (一)培养一流理论工作者第68页
        (二)创新培养机制第68-69页
        (三)完善激励制度第69页
    五、注重提高党报理论版质量第69-72页
        (一)注重指导功能第70页
        (二)注重打造品牌第70页
        (三)注重可读性第70-72页
第五章 结论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后记第79-8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认定财产无主程序
下一篇:追续权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