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力耦合作用下硬岩力学行为及岩爆发生机制研究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21页 |
1.1 研究意义及选题依据 | 第11-13页 |
1.1.1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1.2 选题依据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9页 |
1.2.1 岩爆的定义 | 第13-14页 |
1.2.2 岩爆机理研究 | 第14-15页 |
1.2.3 温度对硬岩力学行为的影响研究 | 第15-18页 |
1.2.4 数值模拟 | 第18-19页 |
1.2.5 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19页 |
1.3 论文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9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20-21页 |
第2章 温度影响下硬岩单轴试验研究 | 第21-30页 |
2.1 试样制备 | 第21页 |
2.2 试验原理及方法 | 第21-23页 |
2.3 温度对硬岩力学性质影响分析 | 第23-29页 |
2.3.1 变形特征 | 第23-26页 |
2.3.2 强度特征 | 第26-27页 |
2.3.3 破坏特征 | 第27-29页 |
2.4 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温度对岩爆倾向性的作用效应研究 | 第30-40页 |
3.1 试样制备 | 第30页 |
3.2 试验原理及方法 | 第30-31页 |
3.3 温度作用下硬岩岩爆倾向性指数试验 | 第31-34页 |
3.4 温度对硬岩岩爆倾向性影响分析 | 第34-35页 |
3.5 硬岩脆性破坏的温度效应研究 | 第35-39页 |
3.5.1 声发射试验及能量分析 | 第35-38页 |
3.5.2 硬岩脆性破坏的温度效应研究 | 第38-39页 |
3.6 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温度作用下硬岩三轴加载试验研究 | 第40-66页 |
4.1 试样制备 | 第40-41页 |
4.2 试验原理及方法 | 第41-42页 |
4.3 温度作用下硬岩力学特征分析 | 第42-65页 |
4.3.1 变形特征 | 第42-56页 |
4.3.2 强度特征 | 第56-61页 |
4.3.3 破坏特征 | 第61-65页 |
4.4 小结 | 第65-66页 |
第5章 温度作用下硬岩强卸荷三轴试验研究 | 第66-104页 |
5.1 试样制备 | 第66-67页 |
5.2 试验原理及方法 | 第67-68页 |
5.3 温度作用下岩石力学特征分析 | 第68-80页 |
5.3.1 变形特征与温度关系 | 第68-71页 |
5.3.2 变形特征与围压关系 | 第71-74页 |
5.3.3 变形参数 | 第74-77页 |
5.3.4 强度特征 | 第77-80页 |
5.4 温度作用下岩石脆性破坏过程分析 | 第80-82页 |
5.5 强卸荷变形破坏特征 | 第82-88页 |
5.6 热-力耦合作用下硬岩岩爆力学机制 | 第88-102页 |
5.6.1 热-力耦合岩爆宏观力学机制 | 第88-94页 |
5.6.2 声发射能量分析 | 第94-96页 |
5.6.3 SEM电镜扫描试验 | 第96-102页 |
5.7 小结 | 第102-104页 |
第6章 硬岩热-力机制粒子流数值模拟研究 | 第104-128页 |
6.1 PFC数值模拟 | 第104-114页 |
6.1.1 PFC数值模拟理论 | 第104-108页 |
6.1.2 热-力耦合数值模拟方法 | 第108-114页 |
6.2 热-力耦合数值分析 | 第114-125页 |
6.2.1 微观参数选取 | 第114-119页 |
6.2.2 热-力耦合作用强卸荷数值模拟 | 第119-125页 |
6.3 热-力耦合作用下岩爆卸荷效应与温度效应 | 第125-127页 |
6.4 小结 | 第127-128页 |
结论 | 第128-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3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1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