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土地问题论文

喜德县尼波镇土地整治潜力评价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6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内容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页
    1.4 研究技术路线第17-19页
第2章 研究的基本概念及基础理论第19-24页
    2.1 基本概念第19-20页
        2.1.1 土地整治的内涵第19页
        2.1.2 土地整治潜力的内涵第19-20页
    2.2 基础理论第20-24页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0-21页
        2.2.2 人地协调理论第21-22页
        2.2.3 土地经济学理论第22页
        2.2.4 地域分异理论第22页
        2.2.5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22-24页
第3章 研究区概况第24-33页
    3.1 自然地理概况第24-27页
        3.1.1 地理位置第24-25页
        3.1.2 地形地貌第25页
        3.1.3 水文条件第25-26页
        3.1.4 农业气候条件第26页
        3.1.5 土壤条件第26页
        3.1.6 生物资源第26-27页
    3.2 社会经济概况第27-29页
        3.2.1 人.情况第27页
        3.2.2 经济发展水平第27页
        3.2.3 基础设施状况第27-29页
    3.3 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29-33页
        3.3.1 土地利用现状第29-31页
        3.3.2 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第31-33页
第4章 研究区土地整治可行性分析及潜力来源分析第33-46页
    4.1 土地整治可行性分析第33-39页
        4.1.1 地面坡度第33-34页
        4.1.2 土壤肥力第34-36页
        4.1.3 气候条件第36-37页
        4.1.4 交通基础设施第37页
        4.1.5 水利基础设施第37-38页
        4.1.6 群众支持度第38页
        4.1.7 资金保障第38页
        4.1.8 生态景观条件第38-39页
    4.2 土地整治潜力来源分析第39-46页
        4.2.1 数量潜力来源第39-42页
        4.2.2 质量潜力来源第42-45页
        4.2.3 生态景观潜力来源第45-46页
第5章 研究区土地整治潜力评价第46-65页
    5.1 土地整治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原则第46页
    5.2 建立评价体系第46-48页
        5.2.1 评价指标的选取第46-48页
        5.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48页
    5.3 评价指标内涵及量化第48-54页
        5.3.1 自然条件第48-50页
        5.3.2 基础条件第50-52页
        5.3.3 社会经济条件第52-53页
        5.3.4 生态景观条件第53-54页
    5.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及评价第54-61页
        5.4.1 层次分析法的计算过程第55-56页
        5.4.2 评价体系第56-59页
        5.4.3 评价指标体系最终权重确定第59页
        5.4.4 研究区评价指标取值第59-61页
    5.5 模糊综合评判第61-64页
    5.6 小结第64-65页
结论第65-67页
致谢第67-68页
参考文献第68-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粉末形变热固结高硼不锈钢复合板制备技术基础研究
下一篇:基于全雅克比矩阵的主动过约束并联机构理论分析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