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2章 循证社区矫正及最佳证据概述 | 第15-22页 |
2.1 循证社区矫正概述 | 第15-18页 |
2.1.1 循证实践的起源 | 第15-16页 |
2.1.2 循证社区矫正的兴起 | 第16-17页 |
2.1.3 循证社区矫正在中国的发展 | 第17-18页 |
2.2 最佳证据概述 | 第18-21页 |
2.2.1 最佳证据的含义 | 第18页 |
2.2.2 最佳证据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2.2.3 最佳证据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19-21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循证社区矫正最佳证据原则 | 第22-27页 |
3.1 广泛收集原则 | 第22-24页 |
3.1.1 证据来源广泛 | 第23页 |
3.1.2 证据数量庞大 | 第23-24页 |
3.2 过滤提纯原则 | 第24-25页 |
3.3 综合考量原则 | 第25-2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4章 循证社区矫正证据收集方法 | 第27-34页 |
4.1 社会调查法 | 第27-29页 |
4.2 文本挖掘法 | 第29-31页 |
4.3 数据采集法 | 第31-3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5章 循证社区矫正最佳证据数据库建设 | 第34-42页 |
5.1 横向建库 | 第34-36页 |
5.1.1 社会调查数据库 | 第34-35页 |
5.1.2 文本挖掘数据库 | 第35页 |
5.1.3 数据采集数据库 | 第35-36页 |
5.2 纵向建库 | 第36-40页 |
5.2.1 原始资料数据库 | 第36页 |
5.2.2 相关因素数据库 | 第36-39页 |
5.2.3 证据组合数据库 | 第39-4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40-42页 |
第6章 循证社区矫正最佳证据获取方案 | 第42-51页 |
6.1 运用文本挖掘技术获取最佳矫正项目 | 第42-46页 |
6.1.1 应用文本分类技术构建矫正项目自动分类系统 | 第43-44页 |
6.1.2 对同类矫正项目开展系统综述 | 第44页 |
6.1.3 构建基于矫正项目的分级体系 | 第44-46页 |
6.2 运用大数据理论分析数据库找出最佳证据组合 | 第46-48页 |
6.3 结合实践经验确定最佳证据 | 第48-50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结论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