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地下铁路论文

轨道交通大型十字换乘地下车站施工动力响应及控制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1 绪论第12-24页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21页
        1.2.1 特大断面隧道建设情况第12-15页
        1.2.2 特大断面隧道施工工法及力学特性研究第15-18页
        1.2.3 交叉隧道设计及施工响应研究第18-21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21-24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1.3.2 技术路线第22-24页
2 轨道交通大型十字换乘地下车站结构优化分析第24-68页
    2.1 引言第24页
    2.2 依托工程概况第24-26页
        2.2.1 总体概况第24-25页
        2.2.2 工程地质情况第25-26页
    2.3 轨道交通红旗河沟地下车站结构设计方案研究第26-39页
        2.3.1 平面位置第26页
        2.3.2 建筑限界第26-27页
        2.3.3 交叉段结构方案优化分析第27-34页
        2.3.4 内轮廓及衬砌类型第34-36页
        2.3.5 支护参数的确定第36-37页
        2.3.6 车站结构布置第37-39页
    2.4 红旗河沟地下车站结构施工方案的确定第39-66页
        2.4.1 特大断面常用施工方案第39-42页
        2.4.2 计算方法选择第42-43页
        2.4.3 计算参数的确定第43-44页
        2.4.5 双侧壁导坑法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第44-54页
        2.4.6 上下侧导坑法方案数值计算及结果分析第54-63页
        2.4.7 两种方案的对比分析第63-66页
    2.5 本章小结第66-68页
3 轨道交通大型十字换乘地下车站施工力学响应研究第68-106页
    3.1 引言第68页
    3.2 大型地下暗挖车站围岩稳定性评价基准研究第68-73页
        3.2.1 基于单向强度的围岩稳定性评价第69页
        3.2.2 基于复杂应力下的强度评价指标第69-70页
        3.2.3 基于屈服接近度的围岩稳定性评价第70-73页
    3.3 单个特大断面三维动态开挖数值模拟分析第73-85页
        3.3.1 计算参数的选取第73页
        3.3.2 计算尺寸的选取第73-74页
        3.3.3 施工工序模拟第74-75页
        3.3.4 计算结果分析第75-85页
    3.4 十字交叉断面三维动态施工力学响应研究第85-102页
        3.4.1 计算模型的建立第85-87页
        3.4.2 施工步序模拟第87页
        3.4.3 计算结果分析第87-102页
    3.5 本章小结第102-106页
4 轨道交通大型十字换乘地下车站施工控制技术研究第106-122页
    4.1 引言第106页
    4.2 大型地下车站沉降控制标准研究第106-111页
        4.2.1 按地面建筑物倾斜程度控制地表沉降标准第107-109页
        4.2.2 按地面环境要求控制地表沉降标准第109-110页
        4.2.3 红旗河沟十字换乘地下车站地表沉降控制标准第110-111页
    4.3 地表建筑物损坏的评价方法研究第111-116页
        4.3.1 地表建筑物损坏的评定标准第111-112页
        4.3.2 房屋破损三阶段评价方法第112-115页
        4.3.3 红旗河沟轻轨换乘站周边房屋破损评价第115-116页
    4.4 红旗河沟暗挖车站爆破控制研究第116-121页
        4.4.1 爆破控制振速标准第116-117页
        4.4.2 爆破振速计算第117页
        4.4.3 红旗河沟十字换乘车站爆破控制技术第117-121页
    4.5 本章小结第121-122页
5 轨道交通大型十字换乘地下车站开挖方案及施工工法研究第122-144页
    5.1 引言第122页
    5.2 轨道交通大型十字换乘地下车站交叉段施工工法研究第122-142页
        5.2.1 车站断面围护结构设计第122-125页
        5.2.2 轨道交通大型十字换乘地下车站交叉段施工工法研究第125-142页
    5.3 本章小结第142-144页
6 超浅埋暗挖大断面隧道模型试验研究第144-164页
    6.1 交通隧道多功能工程试验系统研发第144-147页
        6.1.1 试验系统简介第144-146页
        6.1.2 试验系统功能第146页
        6.1.3 模拟试验工艺流程第146-147页
    6.2 试验方案第147-148页
    6.3 相似材料的选取及其力学参数第148-151页
        6.3.1 围岩相似材料的选取及其力学参数第148页
        6.3.2 模型相似材料的选取与配比确定第148-150页
        6.3.3 既有隧道二次衬砌相似材料第150-151页
    6.4 模型制作与数据采集第151-154页
        6.4.1 模型制作第151页
        6.4.2 试验结果数据采集与记录第151-154页
    6.5 试验结果分析第154-161页
        6.5.1 围岩位移分析第154-157页
        6.5.2 围岩应力分析第157-160页
        6.5.3 地表沉降数据分析第160-161页
    6.6 本章小结第161-164页
7 轨道交通大型十字换乘地下车站信息化施工技术研究第164-178页
    7.1 引言第164页
    7.2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监控量测的要求第164-167页
        7.2.1 量测项目及其分类第164-165页
        7.2.2 施工监控量测目的第165页
        7.2.3 红旗河沟车站监测的主要内容第165-167页
    7.3 轨道交通暗挖隧道监测动态反馈与分析系统第167-171页
        7.3.1 系统总体设计第167-170页
        7.3.2 隧道监控量测数据处理子系统第170-171页
    7.4 红旗河沟十字换乘车站监控量测数据分析第171-177页
        7.4.1 地表沉降分析第171-172页
        7.4.2 周边收敛分析第172-174页
        7.4.3 拱顶沉降分析第174-175页
        7.4.4 初期支护量测数据分析第175-176页
        7.4.5 监测数据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176-177页
    7.5 本章小结第177-178页
8 结论及建议第178-182页
    8.1 主要结论第178-180页
    8.2 本文的创新点第180-182页
致谢第182-184页
参考文献第184-190页
附录第190页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90页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项目第190页

论文共1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苏里格天然气集输系统的安全评价模式研究
下一篇:镇泾油田污水处理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