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 第7-19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7-8页 |
1.2 内隐态度的相关概念与研究 | 第8-12页 |
1.2.1 态度的概念 | 第8页 |
1.2.2 内隐态度的概念 | 第8-9页 |
1.2.3 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关系理论 | 第9-10页 |
1.2.4 内隐联想测验 | 第10-11页 |
1.2.5 内隐态度在消费者行为领域的相关研究 | 第11-12页 |
1.3 广告诉求方式相关概念与研究 | 第12-16页 |
1.3.1 广告诉求方式概念 | 第12-13页 |
1.3.2 理性诉求广告和感性诉求广告概念 | 第13页 |
1.3.3 理性诉求广告和感性诉求广告分类 | 第13-14页 |
1.3.4 广告诉求方式加工机制 | 第14-15页 |
1.3.5 广告诉求方式相关研究 | 第15-16页 |
1.4 认知需求相关概念与研究 | 第16-18页 |
1.4.1 认知需求概念 | 第16-17页 |
1.4.2 认知需求相关研究 | 第17-18页 |
1.5 研究目标与假设 | 第18-19页 |
1.5.1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1.5.2 研究假设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2.1 研究被试 | 第19页 |
2.2 实验材料 | 第19-20页 |
2.2.1 《大学生认知需求量表》 | 第19页 |
2.2.2 产品品牌 | 第19页 |
2.2.3 《广告语评定量表》 | 第19页 |
2.2.4 广告图片 | 第19-20页 |
2.2.5 内隐态度测量 | 第20页 |
2.2.6 《外显态度测量量表》 | 第20页 |
2.3 实验设计 | 第20页 |
2.4 实验过程 | 第20-22页 |
2.5 数据收集与处理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3-27页 |
3.1 数据筛选 | 第23页 |
3.2 低认知需求组被试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相关分析 | 第23-24页 |
3.3 高认知需求组被试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相关分析 | 第24页 |
3.4 不同广告诉求方式对被试内隐态度影响 | 第24-25页 |
3.5 不同广告诉求方式对被试外显态度影响 | 第25页 |
3.6 认知需求与广告诉求方式的内隐态度的方差分析 | 第25-26页 |
3.7 认知需求与广告诉求方式的外显态度的方差分析 | 第26-27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27-32页 |
4.1 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的关系是分离的 | 第27页 |
4.2 不同广告诉求方式对消费者内隐态度及外显态度影响 | 第27-29页 |
4.3 认知需求和广告诉求方式对消费者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影响 | 第29-30页 |
4.4 营销启示 | 第30-32页 |
4.4.1 广告诉求方式的运用 | 第30页 |
4.4.2 广告设计要考虑到目标客户的特点 | 第30-32页 |
第五章 结论、创新、不足与展望 | 第32-34页 |
5.1 结论 | 第32页 |
5.2 创新之处 | 第32页 |
5.3 不足与展望 | 第32-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8页 |
附录 | 第38-45页 |
致谢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