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论文--电影、电视艺术理论论文--电影、电视的评论、欣赏论文

新闻纪录电影中的新中国形象(1949-1957)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8-14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10页
        一、选题背景第8-9页
        二、选题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10-13页
        一、新闻纪录电影研究综述第10-11页
        二、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综述第11-13页
    第三节 研究视角及方法第13-14页
第一章 新闻纪录电影与国家形象概述第14-25页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与新中国电影方针第14-16页
    第二节 新闻纪录电影发展概况与主要类型第16-19页
        一、新闻纪录电影发展概况第16-18页
        二、主要创作类型及特征第18-19页
    第三节 新闻纪录电影与国家形象塑造第19-25页
        一、国家形象概述第19-21页
        二、中国国家形象的历史回顾第21-23页
        三、新闻纪录电影与国家形象塑造的关系第23-25页
第二章 新闻纪录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分析第25-41页
    第一节 政治形象第25-30页
        一、政府:新生的合法政权第25-26页
        二、外交:领导人的外交风云第26-28页
        三、军队:国家主权的捍卫者第28-30页
    第二节 经济形象第30-33页
        一、恢复时期:国民经济重振旗鼓第30-32页
        二、“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大改造第32-33页
    第三节 社会形象第33-37页
        一、城市:社会生活新风尚第33-35页
        二、少数民族:民族解放与生活新气象第35-37页
    第四节 人文地理形象第37-41页
        一、文化:人文艺术新成就第38-39页
        二、自然地理:再现大好河山第39-41页
第三章 新闻纪录电影中国家形象的表现策略第41-51页
    第一节 史诗叙事结构,彰显国家气派第41-44页
        一、宏大主题的全景式呈现第41-43页
        二、重大题材的系列影片呈现第43-44页
    第二节 集体主义观念,凸显国家力量第44-46页
        一、英雄人物的群体塑造第44-45页
        二、民族大团结的全面展现第45-46页
    第三节 “画面+解说”模式,宣传国家理念第46-51页
        一、解说词的“全知全能”视角第47-48页
        二、电影里的“说书人”传统第48-51页
第四章 新闻纪录电影对新中国形象塑造的历史意义第51-60页
    第一节 积极意义第51-55页
        一、对内、对外宣传新中国形象第51-52页
        二、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情怀第52-54页
        三、独一无二的新中国影像文献资料第54-55页
    第二节 消极意义第55-60页
        一、宣传意识过浓,有违真实性原则第55-56页
        二、过度抄袭苏联模式,公式化、概念化、模式化第56-57页
        三、行政干涉过多,政治与艺术关系失衡第57-58页
        四、贬低电影艺术传统,打击创作者的艺术热情第58-60页
结语第60-61页
附录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4页
后记第64-65页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课程理念下初中生数学作业的优化研究
下一篇:微博娱乐化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