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淮南市小学校园不同活动场所灰尘中重金属空间差异研究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2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4-15页
        1.1.1 研究背景第14-15页
        1.1.2 研究意义第15页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5-20页
        1.2.1 校园灰尘重金属含量研究第15-17页
        1.2.2 校园灰尘重金属来源及影响因素分析第17-18页
        1.2.3 校园灰尘重金属赋存形态分析第18-19页
        1.2.4 校园灰尘重金属生物可给性研究第19-20页
    1.3 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20页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20-22页
        1.4.1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2 研究技术路线第21-22页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第22-30页
    2.1 研究区概况第22-23页
        2.1.1 研究区基本概况第22-23页
        2.1.2 研究区小学校园基本概况第23页
    2.2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第23-27页
        2.2.1 样品采集第23-26页
        2.2.2 样品预处理第26-27页
    2.3 样品的测定第27-28页
        2.3.1 灰尘基本理化性质的测定第27页
        2.3.2 灰尘和土壤重金属总量的测定第27页
        2.3.3 灰尘重金属生物可给量的测定第27-28页
    2.4 质量控制与数据处理第28-30页
        2.4.1 质量控制第28页
        2.4.2 仪器分析第28-29页
        2.4.3 数据处理第29-30页
第三章 不同活动场所灰尘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第30-48页
    3.1 校园灰尘基本理化性质分析第30-31页
        3.1.1 pH、有机质分析第30页
        3.1.2 细粒径质量比分析第30-31页
    3.2 不同活动场所全粒径灰尘中重金属含量分布特征第31-36页
        3.2.1 小学校园灰尘重金属含量区域分布特征第31-33页
        3.2.2 不同活动场所灰尘中重金属含量第33-36页
    3.3 不同活动场所全粒径灰尘中重金属含量影响因素分析第36-40页
        3.3.1 不同活动场所全粒径灰尘中重金属之间相关性分析第36-38页
        3.3.2 不同活动场所全粒径灰尘中重金属之间主成分分析第38-39页
        3.3.3 其他因素对不同活动场所全粒径灰尘中重金属的影响第39-40页
    3.4 不同活动场所细粒径灰尘中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富集规律第40-48页
        3.4.1 细粒径灰尘中重金属含量区域分布特征第40-43页
        3.4.2 不同活动场所细粒径灰尘中重金属含量水平第43-46页
        3.4.3 不同活动场所细粒径灰尘重金属累积系数分析第46-48页
第四章 不同活动场所中灰尘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分析第48-63页
    4.1 全粒径灰尘中重金属生物可给性的区域分布特征第48-51页
        4.1.1 灰尘中重金属生物可给量的区域分布特征第48-50页
        4.1.2 灰尘中重金属生物可给性的区域分布特征第50-51页
    4.2 不同活动场所全粒径灰尘中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含量第51-55页
        4.2.1 不同活动场所灰尘中重金属的生物可给量总体水平第51-54页
        4.2.2 不同活动场所灰尘中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分析第54-55页
    4.3 细粒径灰尘中重金属生物可给性的区域分布特征第55-58页
        4.3.1 细粒径灰尘中重金属生物可给量的区域分布特征第55-57页
        4.3.2 细粒径灰尘中重金属生物可给性的区域分布特征第57-58页
    4.4 不同活动场所细粒径灰尘中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分析第58-61页
        4.4.1 不同活动场所细粒径灰尘中重金属生物可给量分析第58-60页
        4.4.2 不同活动场所细粒径灰尘中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分析第60-61页
    4.5 不同活动场所灰尘重金属生物可给性影响因素分析第61-63页
第五章 结论和研究展望第63-67页
    5.1 结论第63-66页
    5.2 研究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2页
致谢第72-74页
附:本人硕士阶段发表论文、科研项目和获奖情况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典型河流生态系统碳氮温室气体扩散传输研究
下一篇:交际语境写作观下初中语文写作教学内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