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材料学论文

利用羟基磷灰石支架孔隙结构调控血管生长和异位骨形成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第1章 绪论第17-43页
    1.1 引言第17页
    1.2 骨组织与骨缺损修复第17-21页
        1.2.1 骨形成第18页
        1.2.2 血管化在骨形成中作用第18-20页
        1.2.3 临床骨缺损修复的方法第20页
        1.2.4 骨组织工程支架第20-21页
    1.3 多孔支架结构特性对骨组织再生的影响第21-28页
        1.3.1 孔径尺寸与孔形态对骨组织再生的影响第22-24页
        1.3.2 孔隙率与贯通性对骨组织再生的影响第24-26页
        1.3.3 表面微纳米结构对骨组织再生的影响第26-28页
    1.4 缓释系统对骨形成的作用第28-31页
        1.4.1 载药支架缓释体系第28页
        1.4.2 微球/支架复合材料缓释体系第28-29页
        1.4.3 壳聚糖微球作为药物缓释载体第29-30页
        1.4.4 丹酚酸B第30-31页
    1.5 功能化支架的制备第31-40页
        1.5.1 多孔支架的制备第31-35页
        1.5.2 表面微纳米结构的构建第35-38页
        1.5.3 载药微球和三维多孔支架的组装技术第38-40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研究内容第40-43页
        1.6.1 研究目的第40-41页
        1.6.2 研究内容第41-43页
第2章 宏观孔隙结构和贯通性可控的多孔HA支架的制备及表征第43-53页
    2.1 引言第43-44页
    2.2 材料和方法第44-49页
        2.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44-45页
        2.2.2 实验方法第45-49页
    2.3 结果和讨论第49-52页
        2.3.1 粉体与多孔支架的相成分分析第49-50页
        2.3.2 多孔HA支架的结构特性第50-52页
    2.4 小结第52-53页
第3章 HA支架宏孔孔径调控血管生长及异位骨形成第53-70页
    3.1 引言第53-54页
    3.2 材料和方法第54-59页
        3.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54-55页
        3.2.2 实验方法第55-59页
    3.3 结果和讨论第59-69页
        3.3.1 不同宏孔孔径的多孔HA支架的结构特性第59-60页
        3.3.2 渗透性能第60-61页
        3.3.3 细胞增殖第61-62页
        3.3.4 组织学染色分析第62-68页
        3.3.5 组织学定量分析第68-69页
    3.4 小结第69-70页
第4章 HA支架贯通孔性能对异位骨形成及血管生长的影响第70-80页
    4.1 引言第70-71页
    4.2 材料和方法第71-73页
        4.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71页
        4.2.2 实验方法第71-73页
    4.3 结果和讨论第73-79页
        4.3.1 不同宏孔孔径/贯通孔尺寸比的多孔支架的结构特性第73-74页
        4.3.2 渗透性第74-75页
        4.3.3 不同d/s比的多孔支架的的血管化第75-77页
        4.3.4 不同d/s比的多孔支架的骨形成第77-79页
    4.4 小结第79-80页
第5章 HA支架梯度孔径结构对异位骨形成及血管生长的调控作用第80-94页
    5.1 引言第80-81页
    5.2 材料和方法第81-84页
        5.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81页
        5.2.2 实验方法第81-84页
    5.3 结果和讨论第84-92页
        5.3.1 孔径分布相反的梯度多孔HA支架的结构特性第84-85页
        5.3.2 两种孔径分布相反的梯度多孔支架的血管化第85-90页
        5.3.3 两种孔径分布相反的梯度多孔支架的骨形成第90-92页
    5.4 小结第92-94页
第6章 HA支架孔壁表面沟槽结构的构建及表征第94-105页
    6.1 引言第94-95页
    6.2 材料和方法第95-98页
        6.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95-96页
        6.2.2 实验方法第96-98页
    6.3 结果和讨论第98-104页
        6.3.1 孔壁表面具备沟槽结构的多孔HA支架的表面形貌第98-99页
        6.3.2 孔壁表面构建沟槽结构的机理第99-100页
        6.3.3 水接触角和蛋白吸附检测第100-101页
        6.3.4 细胞实验第101-103页
        6.3.5 沟槽结构对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第103-104页
    6.4 小结第104-105页
第7章 HA支架孔壁表面均匀吸附载药微球的构建及对细胞的影响第105-122页
    7.1 引言第105-106页
    7.2 材料和方法第106-111页
        7.2.1 实验试剂及仪器第106-107页
        7.2.2 实验方法第107-111页
    7.3 结果和讨论第111-120页
        7.3.1 支架形貌和载药壳聚糖微球的形貌及粒径第111-112页
        7.3.2 红外检测分析第112页
        7.3.3 Sal B/CMs在HAS孔壁表面的分布情况第112-113页
        7.3.4 采用静置与震荡两种方式组装Sal B/CMs第113-114页
        7.3.5 不同浓度海藻酸对Sal B/CMs的分布及支架性能的影响第114-117页
        7.3.6 1%al-HAS/Sal B/CMs的稳定性能表征第117-119页
        7.3.7 细胞实验第119-120页
    7.4 小结第120-122页
结论第122-124页
致谢第124-125页
参考文献第125-146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46-147页

论文共1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单宁改性及其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壳聚糖负载共掺杂TiO2的制备及其在造纸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