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5 创新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5-25页 |
2.1 供应链融资理论 | 第15-18页 |
2.1.1 供应链融资的概念 | 第15页 |
2.1.2 供应链融资的特点 | 第15-16页 |
2.1.3 供应链融资的主要模式 | 第16-18页 |
2.1.4 供应链融资的优势 | 第18页 |
2.2 供应链融资风险管理理论 | 第18-21页 |
2.2.1 风险识别 | 第19-20页 |
2.2.2 风险评价 | 第20-21页 |
2.2.3 风险控制 | 第21页 |
2.3 BP神经网络 | 第21-24页 |
2.3.1 BP神经网络原理 | 第21-23页 |
2.3.2 BP神经网络在风险管理的优势 | 第23-24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工程机械企业融资现状及其供应链融资模式 | 第25-32页 |
3.1 工程机械行业特征 | 第25-26页 |
3.2 工程机械企业融资现状 | 第26-27页 |
3.3 工程机械企业供应链融资模式 | 第27-31页 |
3.3.1 工程机械供应链结构 | 第27-28页 |
3.3.2 工程机械企业供应链融资主要模式 | 第28-31页 |
3.4 案例研究 | 第3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4章 工程机械企业供应链融资的信用风险评价 | 第32-48页 |
4.1 工程机械供应链融资发展潜在问题 | 第32-33页 |
4.1.1 供应链管理水平不强 | 第32页 |
4.1.2 商业银行风险控制不健全 | 第32-33页 |
4.1.3 物流管理滞后 | 第33页 |
4.1.4 融资效果不理想 | 第33页 |
4.2 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因素分析 | 第33-35页 |
4.3 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35-40页 |
4.3.1 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第35-36页 |
4.3.2 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价指标的选取 | 第36-40页 |
4.4 基于BP神经网络的供应链融资信用风险评价 | 第40-47页 |
4.4.1 数据来源 | 第40-42页 |
4.4.2 数据的归一化处理 | 第42-44页 |
4.4.3 神经网络模型设计 | 第44-4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5章 工程机械企业供应链融资的风险防范策略 | 第48-52页 |
5.1 商业银行角度 | 第48-49页 |
5.2 企业角度 | 第49-50页 |
5.3 政府角度 | 第5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2-54页 |
6.1 总结 | 第52-53页 |
6.2 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