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中国古代讼师诉讼文化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10-12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一、研究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1页
    第三节 研究方法第11-12页
第一章 讼师概述第12-24页
    第一节 源流第12-15页
    第二节 出身和来源第15-19页
        一、仕途不畅的人第16-17页
        二、拥有一定地位的衙役宗室等子弟第17-18页
        三、豪民第18-19页
    第三节 业务第19-23页
        一、代写书状第19-21页
        二、咨询事务第21-22页
        三、谋划诉讼第22-23页
    第四节 社会地位第23-24页
第二章 讼师诉讼文化的内容第24-32页
    第一节 诉讼观第24-26页
    第二节 证据意识第26-27页
    第三节 诉讼艺术第27-29页
    第四节 诉讼心理第29-32页
        一、自尊与自卑并存第29-30页
        二、恃才兴讼与自我保护第30页
        三、扭曲与诙谐第30-32页
第三章 讼师诉讼文化的价值取向第32-40页
    第一节 和谐第32-34页
    第二节 维护秩序第34-36页
    第三节 贯彻伦理纲常第36-37页
    第四节 解决纠纷第37-38页
    第五节 好讼第38-40页
第四章 讼师诉讼文化的社会基础第40-44页
    第一节 经济基础第40-41页
    第二节 宗法社会基础第41-42页
    第三节 政治基础第42-43页
    第四节 文化基础第43-44页
第五章 讼师诉讼文化的意义第44-47页
    第一节 历史意义第44页
    第二节 对现代律师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第44-47页
结束语第47-48页
致谢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刑事和解适用范围研究
下一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动脉靶向移植对兔急性肾小管坏死模型的治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