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发展心理学(人类心理学)论文--青少年心理学论文

中学生社会支持、感恩与孤独感的关系: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1 社会化支持网络系统的变革第9页
        1.1.2 社会支持、孤独感及感恩相关研究第9-10页
        1.1.3 民族文化理论研究的薄弱点第10页
    1.2 研究目的第10页
    1.3 选题意义第10-11页
        1.3.1 理论意义第10-11页
        1.3.2 实践意义第11页
    1.4 理论依据第11-12页
        1.4.1 生态系统理论第11页
        1.4.2 社会支持网络理论第11-12页
        1.4.3 增强权能理论第12页
        1.4.4 孤独感的理论第12页
    1.5 研究假设第12-14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4-24页
    2.1 社会支持第14-15页
        2.1.1 社会支持的概念第14-15页
        2.1.2 社会支持的测量第15页
    2.2 感恩第15-17页
        2.2.1 感恩的概念第15-17页
        2.2.2 感恩的测量第17页
    2.3 孤独感第17-20页
        2.3.1 孤独感的概念第17-18页
        2.3.2 孤独感的测量第18-19页
        2.3.3 孤独感的相关研究第19-20页
    2.4 社会支持、感恩与孤独感相关研究第20-24页
        2.4.1 社会支持与孤独感的关系第20-21页
        2.4.2 社会支持与感恩的关系第21-22页
        2.4.3 感恩与孤独感的关系第22页
        2.4.4 中学生社会支持、感恩及孤独感三者间关系的研究现状第22-24页
第三章 研究方法第24-27页
    3.1 研究对象第24-25页
    3.2 研究工具第25页
        3.2.1 青少年感恩量表(AGS)第25页
        3.2.2 孤独感自评量表(第三版)(UCLA)第25页
        3.2.3 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第25页
    3.3 实施过程第25-26页
    3.4 统计方法第26-27页
第四章 研究结果第27-55页
    4.1 测量工具的效度分析第27-31页
        4.1.1 青少年感恩量表(AGS)的效度分析第27-30页
        4.1.2 青少年感恩量表(AGS)修订后信度分析第30页
        4.1.3 青少年感恩量表(AGS)修订后效度分析第30-31页
    4.2 中学生孤独感的总体情况及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第31-35页
        4.2.1 中学生孤独感的总体情况第31页
        4.2.2 中学生孤独感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状况第31-34页
        4.2.3 中学生孤独感在校园欺凌上的差异状况第34-35页
    4.3 中学生感恩的总体情况及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第35-42页
        4.3.1 中学生感恩的总体情况第35页
        4.3.2 中学生感恩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状况第35-41页
        4.3.3 中学生感恩在校园欺凌上的差异状况第41-42页
    4.4 中学生社会支持的总体情况及人口学变量的差异分析第42-48页
        4.4.1 中学生社会支持的总体情况第42页
        4.4.2 中学生社会支持在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状况第42-46页
        4.4.3 中学生社会支持在校园欺凌上的差异状况第46-48页
    4.5 中学生社会支持、感恩、孤独感之间的相关关系第48-49页
    4.6 中学生社会支持、感恩、孤独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第49-54页
        4.6.1 感恩、社会支持与孤独感各维度之间的回归关系第50-51页
        4.6.2 社会支持在感恩与孤独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第51页
        4.6.3 社会支持维度在感恩与孤独感之间的多重中介效应检验第51-53页
        4.6.4 人口学变量婚姻质量、感恩、孤独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第53页
        4.6.5 人口学变量经济条件、感恩、孤独感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第53-54页
    4.7 中学生社会支持、感恩、孤独感之间的调节效应检验第54-55页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第55-62页
    5.1 中学生孤独感的总体状况及人口学变量的差异状况分析第55-56页
    5.2 中学生感恩的总体状况及人口学变量的差异状况分析第56-58页
    5.3 中学生社会支持的总体状况及人口学变量的差异状况分析第58-59页
    5.4 中学生社会支持、感恩与孤独感及各维度之间相关分析第59-60页
    5.5 中学生社会支持、感恩与孤独感及各维度回归分析第60页
    5.6 中学生社会支持、感恩与孤独感中介效应分析第60页
    5.7 中学生校园欺凌、社会支持与感恩调节效应分析第60-62页
第六章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7页
附录第67-71页
个人简历第71-72页
致谢第72-74页
后记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高层首层抽柱结构改造设计及施工监测研究
下一篇:重庆某公共建筑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