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刑事诉讼法论文

论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完善

内容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1页
一、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依据第11-17页
    (一)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界定第11-13页
        1.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涵义第11-12页
        2.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与绝对不起诉、存疑不起诉、相对不起诉的区别第12-13页
    (二)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理论依据第13-15页
        1. 非刑罚化理论第14页
        2. 诉讼经济原则第14-15页
        3、恢复性救济理论第15页
        4、“矜老恤幼”传统思想第15页
    (三) 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的政策依据第15-17页
        1、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第15-16页
        2. “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第16页
        3. 起诉便宜主义第16-17页
二、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存在的问题第17-21页
    (一) 适用条件狭窄第17-18页
    (二) 考察机制不尽合理第18-20页
    (三) 现实矛盾导致承办人不愿启动该程序第20页
    (四) 对被害人保护工作重视不够第20-21页
    (五) 裁量权缺乏有效监督第21页
三、完善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建议第21-32页
    (一) 进一步在法律中明确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范围第21-23页
        1、扩大适用范围第22页
        2、扩大罪责条件第22页
        3、规范适用程序第22-23页
    (二) 明确附加义务第23-24页
        1. 明确附加义务内容第23页
        2. 明确工作流程第23-24页
        3. 明确法律效果第24页
    (三) 增加考察辅助单位第24页
        1. 检察机关主导第24页
        2. 社区或学校、企业主导第24页
    (四) 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和回访考察机制第24-27页
        1. 建立听证制约机制第24-25页
        2. 增加被害人的司法救济第25-27页
        3. 增加其他司法行政机关的制约流程第27页
    (五) 从机制层面解决司法实践中的现实矛盾第27-28页
        1、成立专门的办理未成年人案件机构第27页
        2、提高办案人员素质第27页
        3、建立奖惩措施第27-28页
    (六) 完善其他配套制度第28-32页
        1. 落实考察帮扶制度第28-29页
        2. 规范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第29页
        3. 建立未成年人心理测评矫治工作机制第29-30页
        4. 探索未成年人案件禁止令的适用及监督第30页
        5. 与刑事和解制度相结合第30-32页
参考文献第32-34页
致谢第34页

论文共3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力工程项目多目标综合优化研究
下一篇:论监狱人民警察执法监督机制及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