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3页 |
1.1 论文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2 选题国内外现状 | 第9-11页 |
1.2.1 列控系统仿真的起步阶段及国外发展概况 | 第9-10页 |
1.2.2 国内列控系统仿真的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1.3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1.4 小结 | 第12-13页 |
2 高铁列控系统的概述 | 第13-21页 |
2.1 列控系统主要技术原则及基本目标 | 第13-15页 |
2.1.1 主要技术要求 | 第13页 |
2.1.2 基本目标 | 第13-15页 |
2.2 系统主要构成 | 第15-17页 |
2.2.1 地面设备 | 第15-16页 |
2.2.2 车载设备 | 第16-17页 |
2.2.3 信号系统安全数据 | 第17页 |
2.3 速度控制模式曲线 | 第17-20页 |
2.4 小结 | 第20-21页 |
3 仿真系统控制中心总体设计 | 第21-33页 |
3.1 仿真控制中心子系统功能需求分析 | 第21-23页 |
3.2 仿真控制中心子系统的软件工作原理 | 第23页 |
3.3 仿真控制中心子系统的系统结构 | 第23-25页 |
3.4 仿真平台描述 | 第25-32页 |
3.4.1 车站联锁仿真软件描述 | 第25-27页 |
3.4.2 列控中心系统描述 | 第27-28页 |
3.4.3 轨道电路与应答器 | 第28-32页 |
3.5 小结 | 第32-33页 |
4 列控系统仿真控制中心的实现 | 第33-64页 |
4.1 显示模块的实现 | 第33-41页 |
4.1.1 显示场景主要静态数据 | 第34-37页 |
4.1.2 主要界面绘制实现 | 第37-41页 |
4.2 仿真控制模块的实现 | 第41-51页 |
4.2.1 车站联锁仿真 | 第41-43页 |
4.2.2 列控中心及临时限速服务器之间数据传输仿真 | 第43-47页 |
4.2.3 车载数据显示仿真 | 第47-51页 |
4.3 培训模块的实现 | 第51-63页 |
4.3.1 培训主要功能介绍 | 第51-53页 |
4.3.2 主要培训内容和培训场景 | 第53-61页 |
4.3.3 考试测试功能 | 第61-63页 |
4.4 小结 | 第63-64页 |
5 总结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