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从水绘园到随园:明清之际江南遗民园林的变迁

中文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绪论第9-18页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二、研究现状第10-16页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8页
第一章 晚明的江南社会及园林文化第18-31页
    一、东林、复社及党争第18-20页
    二、江南的文化与逸乐第20-23页
    三、建园之风与园林文化第23-31页
        (一) 僭越礼制,造园成风第23-25页
        (二) 身份文化的认同与维系第25-27页
        (三) 多中心的交游圈——以园林为载体第27-31页
第二章 水绘园主冒襄及冒氏园林第31-43页
    一、如皋冒氏家族第31-32页
    二、冒襄的早年交游第32-37页
        (一) 艺术对话——与董其昌、陈继儒的交往第33-35页
        (二) 名士唱和——与复社成员的交往第35-37页
    三、冒氏园林第37-43页
        (一) 逸园及朴巢的营建第37-38页
        (二) 水绘园的传承第38-43页
第三章 明清之际水绘园:遗民活动的一个中心第43-55页
    一、易代退隐及冒襄的营园活动第43-47页
        (一) 水绘园的重建及其物质支撑第43-44页
        (二) 遗民群体的文化乐土第44-47页
    二、隐晦的复明运动第47-49页
        (一) 暗中接应复明义士第47-48页
        (二) 遗民之子陈维崧与水绘园第48-49页
    三、遗民文化的传承第49-55页
        (一) 得全堂夜讌——隐逸背后的辛酸第49-52页
        (二) 与新朝士人王士祯的交游第52-55页
第四章 清初江南遗民园林的变迁第55-66页
    一、毁于战火或收归官府第55-59页
        (一) 拙政园第55-57页
        (二) 瞻园第57-59页
    二、逃禅入道之所第59-62页
        (一) 密庵旧筑第59-61页
        (二) 采香庵与落木庵第61-62页
    三、隐于市集第62-66页
        (一) 洽隐园第62-63页
        (二) 敬亭山房第63-66页
第五章 盛清园林再造:以随园为例第66-79页
    一、园林再造之风兴起第66-67页
    二、园林的转型第67-72页
        (一) 园林活动的多方参与第67-71页
        (二) 园林功能的变迁第71-72页
    三、新朝士人的文化空间第72-77页
    四、从水绘园到随园第77-79页
结语第79-81页
附录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90页
致谢第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公司财务共享服务模式运行研究
下一篇:甘肃省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