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民族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中国民族器乐论文--弹拨乐理论和演奏法论文--古筝论文

从筝乐功能的变迁看古筝在上海的发展--以不同时期三首作品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6-11页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原因第6页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第6-7页
    三、上海筝乐研究文献综述第7页
    四、建国前古筝在上海的发展及音乐活动第7-9页
    五、研究方法第9-11页
第一章 古筝进入专业院校的转型期第11-23页
    第一节 浙江筝的发展地——上海第11-12页
    第二节 上海地区古筝代表作品及音乐特征第12-17页
        一、《林冲夜奔》音乐分析第13-16页
        二、上海地区古筝曲目的整理与改编第16页
        三、上海地区浙派古筝音乐的特征第16-17页
    第三节 建国初期上海古筝音乐的理论探讨第17-23页
        一、弹筝人身份的转型第17-21页
        二、乐器改革第21-23页
第二章 “文革”时期上海古筝音乐的发展第23-35页
    第一节 “文革”时期的音乐思想第23-24页
    第二节 “文革”时期代表性古筝音乐作品分析第24-31页
        一、时代的缩影——《战台风》第25-27页
        二、“文革”期间上海筝乐作品概况第27-28页
        三、“文革”时期上海古筝音乐的特点第28-31页
    第三节 “文革”时期上海古筝音乐的理论探讨第31-35页
        一、《战台风》的盛行表现及缘由第31-32页
        二、《战台风》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性第32-33页
        三、音乐作为手段的功能观第33-35页
第三章 多元化发展的上海古筝音乐第35-49页
    第一节 上海古筝音乐的创作第35-41页
        一、上海地区创作的古筝代表作《银河碧波》第36-38页
        二、上海地区创作的筝乐作品第38页
        三、上海地区古筝音乐特征第38-41页
    第二节 上海筝乐团与东方古筝研究会第41-42页
        一、上海音乐学院筝乐团的主要音乐活动第41页
        二、东方古筝研究会的成立第41-42页
    第三节 蝶式筝的理论探讨第42-49页
        一、蝶式筝的诞生第42-45页
        二、蝶式筝的表演者与受众第45页
        三、蝶式筝的普及问题第45-49页
结论第49-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一:20世纪上海筝界大事记第54-56页
后记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莫扎特晚期风格研究
下一篇:越南三十六弦琴与中国扬琴的演奏特点及方法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