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理论与分析论文--电力系统规划论文

高中压配电网协调规划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本文研究目标第12页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2章 高中压配电网欠协调现象及实例分析第14-23页
    2.1 概述第14页
    2.2 容量欠协调第14-18页
        2.2.1 变电站容载比指标不合理第15页
        2.2.2 变电容量和负荷量不匹配第15-16页
        2.2.3 变电容量和配变容量不匹配第16页
        2.2.4 线路输送容量和变电容量不匹配第16-17页
        2.2.5 变电站出线均衡度过小或过大第17-18页
        2.2.6 变电站供电能力与负荷增速或趋势不匹配第18页
    2.3 网架结构薄弱第18-20页
        2.3.1 10kV侧电气接线方式不合理第18-19页
        2.3.2 变电站站址位置不合理第19-20页
        2.3.3 变电站不满足N-1第20页
    2.4 欠协调现象主要原因及措施分析第20-21页
        2.4.1 主要原因分析第20-21页
        2.4.2 解决措施分析第21页
    2.5 本章小结第21-23页
第3章 高中压配电网协调度综合评估方法及实例分析第23-48页
    3.1 概述第23页
    3.2 协调性评估指标的选取第23-24页
    3.3 指标分析第24-31页
    3.4 协调性综合评估指标体系建立第31页
    3.5 协调性综合评估指标评分第31-36页
        3.5.1 评估指标的权重第32-36页
        3.5.2 百分制评分标准第36页
    3.6 算例分析第36-46页
        3.6.1 HZ市高中压配电网协调度评估与分析第36-44页
        3.6.2 HZ市ZK区配电网协调程度改善建议第44-46页
        3.6.3 一般城市高中压配电网协调程度改善建议第46页
    3.7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考虑协调程度的110 kV变电站选址规划方法第48-59页
    4.1 概述第48页
    4.2 常用的变电站规划方法第48-49页
    4.3 基于协调度评估的110 kV变电站选址评价模型第49-50页
    4.4 基于协调度评估的110 kV变电站选址协调规划第50-53页
        4.4.1 选址建设依据第50页
        4.4.2 规划思路第50-51页
        4.4.3 110kV变电站重心法选址第51-53页
    4.5 算例分析第53-58页
        4.5.1 算例1HZ市ZK区变电站重心法选址协调规划第53-55页
        4.5.2 算例2比亚迪工业园重心法变电站选址协调规划第55-58页
    4.6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110 kV变电站选址与供电范围划分协调优化理论第59-67页
    5.1 概述第59-60页
        5.1.1 变电站合理选址的意义第59页
        5.1.2 变电站供电范围优化的意义第59-60页
        5.1.3 变电站选址与供电范围划分之间协调的意义第60页
    5.2 110kV变电站选址与供电范围划分协调优化第60-61页
    5.3 变电站选址与供电范围协调优化第61-62页
    5.4 算例分析第62-66页
        5.4.1 算例1 HZ市ZK区变电站二次选址第62-65页
        5.4.2 算例2比亚迪工业园变电站二次选址第65-66页
    5.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结论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致谢第73-74页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4-75页
附录B HZ市高中压配电网协调性评分结果第75-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廉洁教育研究--基于成都市5所高校的调查
下一篇:长征精神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