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石油、天然气工业论文--石油、天然气储存与运输论文--油气储运安全技术论文

基于光纤传感技术对天然气储罐泄漏的在线监测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本领域国内外研究的状况第11-13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2.2 国内的研究状况第12-13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1 立式天然气储罐泄漏检测系统建立第13页
        1.3.2 感温光纤之间距离的优化第13页
        1.3.3 数值模拟实验过程中储罐泄漏温度场的变化第13-14页
    1.4 技术路线及准备第14-15页
第二章 光纤测温技术及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第15-24页
    2.1 光纤技术的基本原理第15-18页
        2.1.1 光纤测温技术的原理第15-17页
        2.1.2 光纤测温技术的定位原理第17-18页
    2.2 光纤传感技术的优势及其应用前景第18-19页
    2.3 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第19-23页
        2.3.1 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的工作原理第19-22页
        2.3.2 光纤温度传感系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第22-23页
    2.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天然气储罐的潜在危险及危险性分析第24-36页
    3.1 天然气存在的潜在危险第24-26页
    3.2 天然气储罐及储罐配件中所存在的潜在危险第26-27页
        3.2.1 天然气储罐的潜在危险因素第26页
        3.2.2 天然气储罐零部件所存在的潜在危险因素第26-27页
    3.3 液化天然气储罐火灾爆炸后危险性分析第27-34页
        3.3.1 道化学法对液化天然气储罐的定量分析第27-33页
        3.3.2 泄漏后蒸汽云爆炸后果分析第33-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6页
第四章 天然气储罐泄漏表面温度场的分析研究第36-46页
    4.1 立式液化天然气储罐监测系统第36页
    4.2 液化天然气泄漏模型及边界条件第36-40页
        4.2.1 液化天然气的泄漏模型第36-38页
        4.2.2 气相控制方程第38-39页
        4.2.3 运输模型第39-40页
    4.3 泄漏发生后泄漏口周边温度场的变化第40-45页
        4.3.1 工况概况第40-42页
        4.3.2 温度场变化模型第42-44页
        4.3.3 相邻两段光纤间隔距离的优化第44-45页
    4.4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液化天然气储罐泄漏时期温度场变化的数值模拟第46-56页
    5.1 物理模型与基本假设第46-47页
    5.2 计算结果分析与对比第47-55页
        5.2.1 泄漏量的大小与泄漏时间的关系第47-49页
        5.2.2 泄漏口周边温度场的变化与泄漏时间的关系第49-51页
        5.2.3 泄漏口处温度的变化与泄漏时间的关系第51-52页
        5.2.4 距离泄漏口R处及 2R处温度的变化与泄漏时间的关系第52-54页
        5.2.5 泄漏检测及安全报警第54-55页
    5.3 本章总结第55-5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6-57页
    6.1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第56页
    6.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0页
致谢第60-61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阻率层析成像技术在混凝土损伤探测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实桥的车辆荷载仿真模拟及其效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