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9页 |
(二) 问题提出 | 第9-10页 |
(三)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四)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五) 本文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1. 论文基本框架 | 第11-12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一、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一) 学生中心课堂的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二) 国外有关学生中心课堂的研究 | 第14-15页 |
(三) 国内有关学生中心课堂的研究 | 第15-20页 |
1. 理论方面 | 第15-18页 |
2. 实践方面 | 第18-20页 |
二、学生中心课堂建设的应然取向 | 第20-26页 |
(一) 形成学生即发展资源的学生观 | 第20-21页 |
(二) 形成教学即互动生成的过程观 | 第21-26页 |
1. 为何要形成教学即互动生成的过程观 | 第21-22页 |
2. 如何设计出互动生成的教学活动 | 第22-24页 |
3. 形成以学定教的发展性评价观 | 第24-26页 |
三、学生中心课堂建设实际情况的调查及其分析 | 第26-32页 |
(一) 对苗集中学的调查概况 | 第26页 |
1. 调查目的 | 第26页 |
2. 调查对象 | 第26页 |
3 调查方法 | 第26页 |
(二) 调查结果与分析 | 第26-32页 |
1. 调查结果的数据 | 第26-28页 |
2. 调查结果分析 | 第28-32页 |
四、建设学生中心课堂的建议及策略——以初中英语课堂为例 | 第32-46页 |
(一) 建设学生中心课堂的建议 | 第32-35页 |
1. 教师和学生均需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 第32-33页 |
2. 教师需要从传统评价观转向发展性评价观 | 第33-35页 |
(二) 建设学生中心课堂的策略 | 第35-46页 |
1. 问题引导,促进师生间的深层交流 | 第35-39页 |
2. 巧用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互动频率 | 第39-42页 |
3. 创设情境,营造宽松互动的课堂氛围 | 第42-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3页 |
后记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