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水路运输论文--港口工程论文--港口构造与设备论文--港口供电与照明设备论文

基于DSP的岸电电源研究与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符号对照表第11-13页
缩略语对照表第13-1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7-23页
    1.1 引言第17-19页
        1.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7-18页
        1.1.2 岸电电源概念第18-19页
    1.2 岸电电源的发展历程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第19-21页
        1.2.1 岸电电源的发展第19-20页
        1.2.2 岸电电源的发展趋势第20-21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第21-23页
第二章 变压变频电源的工作机制与电路结构第23-43页
    2.1 变压变频电源结构和工作机制第23-25页
        2.1.1 交-交变频电源结构第23页
        2.1.2 交-直-交变压变频电源结构第23-25页
        2.1.3 交-交变频电源与交-直-交变频电源性能比较第25页
    2.2 变压变频电源主电路结构第25-29页
        2.2.1 整流电路结构第25-27页
        2.2.2 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结构第27-28页
        2.2.3 逆变电路结构第28-29页
    2.3 脉宽调制技术第29-36页
        2.3.1 PWM技术第29-30页
        2.3.2 SPWM技术第30-31页
        2.3.3 单极性与双极性SPWM控制方式第31-33页
        2.3.4 同步调制和异步调制第33页
        2.3.5 SPWM波的生成方法第33-36页
    2.4 逆变器控制方案第36-40页
        2.4.1 位置式PID算法第36-37页
        2.4.2 增量式PID算法第37-38页
        2.4.3 改进增量式PID算法第38-39页
        2.4.4 智能积分PID算法第39页
        2.4.5 PID调节器参数设定方法第39-40页
    2.5 死区时间第40-41页
        2.5.1 死区时间存在的原因及大小设定第40页
        2.5.2 死区时间影响第40-41页
        2.5.3 死区补偿第41页
    2.6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三章 岸电电源主电路设计第43-53页
    3.1 岸电电源系统结构框图第43页
    3.2 整流电路设计第43-44页
        3.2.1 整流电路图第43-44页
        3.2.2 整流电路参数设计第44页
    3.3 有源功率因数校正电路设计第44-49页
        3.3.1 APFC电路图第44-45页
        3.3.2 UCC28109芯片第45-46页
        3.3.3 APFC参数设计第46-49页
    3.4 逆变电路设计第49-52页
        3.4.1 三相逆变电路结构第49页
        3.4.2 三相逆变电路参数设计第49-52页
    3.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四章 岸电电源控制电路设计第53-63页
    4.1 输出采样电路第53-55页
        4.1.1 电压采样电路设计第53-54页
        4.1.2 频率采样电路设计第54-55页
    4.2 驱动电路设计第55-56页
    4.3 辅助电源设计第56-58页
        4.3.1 78×× 系列芯片第56-57页
        4.3.2 辅助电源电路及参数第57-58页
    4.4 保护电路设计第58-61页
        4.4.1 过压、欠压保护第58-59页
        4.4.2 输出过流保护电路第59-61页
    4.5 液晶及按键模块设计第61-62页
    4.6 DSP核心控制电路第62页
    4.7 本章总结第62-63页
第五章 岸电电源系统软件设计第63-69页
    5.1 软件开发环境第63页
    5.2 AD采样处理第63-64页
    5.3 数字PID软件设计流程图第64-65页
    5.4 SPWM软件生成流程图第65-66页
    5.5 软件保护设计第66-67页
    5.6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六章 岸电电源仿真及分析第69-77页
    6.1 仿真环境设置第69页
    6.2 整流电路及APFC电路仿真结果及分析第69-71页
    6.3 三相逆变电路仿真及分析第71-76页
    6.4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第77-79页
    7.1 结论第77页
    7.2 展望第77-79页
参考文献第79-81页
附录图第81-83页
致谢第83-85页
作者简介第85-86页

论文共8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电力光纤传输网优化方法研究
下一篇:基于数据挖掘的员工绩效考评模型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