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五段致密气储层特征及成因机理
|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创新点 | 第8-11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1-25页 |
| 1.1 论文题目来源 | 第11页 |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12-22页 |
| 1.3.1 致密气定义 | 第12-14页 |
| 1.3.2 致密气储层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 1.3.3 致密气储层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 1.3.4 研究区勘探开发现状 | 第21页 |
| 1.3.5 存在问题 | 第21-22页 |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 1.4.1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 1.4.2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 1.5 完成工作量 | 第23-25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25-31页 |
| 2.1 区域构造背景 | 第25-26页 |
| 2.2 地层发育特征 | 第26-31页 |
| 2.2.1 四川盆地地层发育 | 第26-28页 |
| 2.2.2 川西须家河组地层发育 | 第28-31页 |
| 第3章 须五段层序格架与沉积相特征 | 第31-43页 |
| 3.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 | 第31-36页 |
| 3.1.1 各级次层序界面的识别 | 第31-36页 |
| 3.1.2 高分辨率层序格架建立 | 第36页 |
| 3.2 沉积相特征 | 第36-43页 |
| 3.2.1 沉积相类型 | 第36-39页 |
| 3.2.2 沉积相展布规律 | 第39-43页 |
| 第4章 致密气储层特征 | 第43-88页 |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第43-54页 |
| 4.1.1 砂岩岩石学特征 | 第46-52页 |
| 4.1.2 泥页岩岩石学特征 | 第52-54页 |
| 4.2 储层储集空间特征 | 第54-78页 |
| 4.2.1 储层孔隙类型 | 第54-62页 |
| 4.2.2 储层孔隙结构 | 第62-75页 |
| 4.2.3 储层裂缝发育特征 | 第75-78页 |
| 4.3 储层物性特征 | 第78-86页 |
| 4.3.1 储层孔渗特征 | 第78-85页 |
| 4.3.2 储层可动流体特征 | 第85-86页 |
| 4.4 储层脆性特征 | 第86-88页 |
| 第5章 致密气储层成因机理 | 第88-104页 |
| 5.1 沉积条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第88-89页 |
| 5.2 成岩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 第89-97页 |
| 5.2.1 压实作用的影响 | 第89-94页 |
| 5.2.2 溶蚀作用的影响 | 第94-95页 |
| 5.2.3 胶结作用的影响 | 第95页 |
| 5.2.4 粘土矿物成岩作用的影响 | 第95-97页 |
| 5.3 储层物性控制因素 | 第97-104页 |
| 5.3.1 优质储层的控制因素 | 第98-100页 |
| 5.3.2 储层中天然气赋存状态 | 第100-101页 |
| 5.3.3 优质储层的分布规律 | 第101-104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104-10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6-122页 |
| 致谢 | 第122-123页 |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123-124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