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RC剪力墙结构加固研究进展 | 第10-13页 |
1.2.1 剪力墙结构加固方法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2 国外RC剪力墙结构加固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3 国内RC剪力墙结构加固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HPFL加固法的技术特点及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1.3.1 HPFL加固技术的特点 | 第13-14页 |
1.3.2 钢丝网水泥加固法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1.3.3 HPFL加固法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1.4 短肢及开洞剪力墙的抗震性能研究 | 第17-20页 |
1.4.1 短肢剪力墙结构体系及特点 | 第17-18页 |
1.4.2 短肢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 | 第18-20页 |
1.4.3 开洞剪力墙抗震性能研究 | 第20页 |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HPFL加固开洞短肢剪力墙结构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 第22-50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模型设计与制作 | 第22-24页 |
2.3 加固设计 | 第24-28页 |
2.3.1 加固方案 | 第24-25页 |
2.3.2 加固施工方法及步骤 | 第25-28页 |
2.4 材料性能测试 | 第28-30页 |
2.5 测点、仪器布置和数据采集 | 第30-36页 |
2.5.1 试验量测内容 | 第30页 |
2.5.2 量测方法和仪器布置 | 第30-31页 |
2.5.3 试验数据收集及记录方法 | 第31-32页 |
2.5.4 试验加载设备 | 第32-34页 |
2.5.5 加载制度 | 第34-35页 |
2.5.6 数据的采集与破坏形态的判定 | 第35-36页 |
2.6 试验过程及试验结果分析 | 第36-48页 |
2.6.1 破坏过程及破坏特征分析 | 第36-41页 |
2.6.2 承载力及延性分析 | 第41-42页 |
2.6.3 滞回曲线分析 | 第42-45页 |
2.6.4 骨架曲线分析 | 第45-46页 |
2.6.5 刚度退化性能分析 | 第46-48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三章 HPFL加固开洞短肢剪力墙的有限元分析 | 第50-60页 |
3.1 引言 | 第50页 |
3.2 有限元建模 | 第50-55页 |
3.2.1 材料及构件参数 | 第50页 |
3.2.2 单元的选取 | 第50-51页 |
3.2.3 材料的本构关系 | 第51-52页 |
3.2.4 破坏准则 | 第52-54页 |
3.2.5 屈服准则 | 第54页 |
3.2.6 收敛准则 | 第54页 |
3.2.7 建立有限元模型 | 第54-55页 |
3.3 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 第55-58页 |
3.3.1 破坏形态分析 | 第55-57页 |
3.3.2 应力云图分析 | 第57-58页 |
3.4 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第58-59页 |
3.4.1 破坏形态对比分析 | 第58页 |
3.4.2 骨架曲线对比分析 | 第58-5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四章 HPFL加固开洞短肢剪力墙的理论计算 | 第60-70页 |
4.1 HPFL加固开洞短肢剪力墙抗侧刚度的理论计算 | 第60-64页 |
4.1.1 初始刚度计算 | 第60-62页 |
4.1.2 开裂刚度、屈服刚度计算 | 第62-63页 |
4.1.3 刚度理论值与试验值的比较 | 第63-64页 |
4.2 HPFL加固开洞短肢剪力墙抗弯承载力的理论计算 | 第64-69页 |
4.2.1 基本假定 | 第64-65页 |
4.2.2 加固前试件抗弯承载力计算 | 第65-67页 |
4.2.3 加固后试件抗弯承载力计算 | 第67-68页 |
4.2.4 承载力理论值与试验值的比较 | 第68-6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5.1 总结 | 第70-71页 |
5.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