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9-11页 |
一、白居易节令诗所反映的唐代节令习俗 | 第11-34页 |
(一) 白居易节令诗创作总览 | 第12-18页 |
(二) 白居易节令诗反映的唐代节令习俗的丰富多彩 | 第18-24页 |
1. 元日 | 第18-19页 |
2. 立春 | 第19-20页 |
3. 元宵节 | 第20页 |
4. 上巳日 | 第20-21页 |
5. 清明节 | 第21-22页 |
6. 端午节 | 第22页 |
7. 立秋 | 第22页 |
8. 中秋节 | 第22-23页 |
9. 重阳节 | 第23页 |
10. 除夕 | 第23-24页 |
(三) 寒食节与寒食诗 | 第24-34页 |
1. 唐代寒食节风俗 | 第28-30页 |
2. 白居易寒食诗较多的原因 | 第30-32页 |
(1) 寒食节本质决定了创作动机 | 第30页 |
(2) 唐朝休假制度的建立与白居易为官身份,为创作提供了时间及精力支持 | 第30-31页 |
(3) 赠答诗,唱和诗促使白居易在寒食节中多写诗 | 第31-32页 |
3. 从白居易寒食诗看唐代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关系 | 第32-34页 |
二、白居易节令诗与休闲文化 | 第34-44页 |
(一) 从节令诗看唐代休闲文化产生背景 | 第34-37页 |
1. 休闲的定义及“中国式休闲” | 第34-35页 |
2. 唐代节令诗经济文化背景与休闲社会土壤 | 第35-37页 |
(二) 白居易节令诗中休闲活动分类 | 第37-43页 |
1. 饮食休闲 | 第37-38页 |
2. 艺术休闲 | 第38-41页 |
3. 体育休闲 | 第41页 |
4. 文学休闲 | 第41-42页 |
5. 其他休闲方式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三、白居易节令诗思想研究 | 第44-56页 |
(一) 从避难寄居到拜校书郎:简单思乡 | 第44-47页 |
(二) 从谪宦生活到两都内任:思想复杂 | 第47-51页 |
1. 被贬江州前:歌咏思友 | 第47-48页 |
2. 被贬江州后到出刺苏杭:怀友思乡,壮志难酬 | 第48-50页 |
3. 外任苏杭到退居洛下:“吏隐”思想 | 第50-51页 |
(三) 任职两都:叹老怀友,优稳行乐 | 第51-54页 |
1. 叹老怀友 | 第52-53页 |
2. 优稳行乐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6页 |
结语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