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前言 | 第7-8页 |
| 一、绪论 | 第8-16页 |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9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二)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2页 |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3. 评论 | 第11-12页 |
| (三) 相关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 | 第12-16页 |
| 1. 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 2. 理论基础 | 第14-15页 |
| 3. 在个案工作中的应用 | 第15页 |
| 4.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二、X司法所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的现状与问题 | 第16-21页 |
| (一) 现状分析 | 第16-18页 |
| 1. X司法所社区矫正的基本情况 | 第16页 |
| 2. X街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的基本情况 | 第16-17页 |
| 3. 个案工作介入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的现状 | 第17-18页 |
| (二) 现存问题 | 第18-21页 |
| 1. 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受限制 | 第18页 |
| 2. 社区矫正缺乏必要的法律支撑 | 第18-19页 |
| 3. 个案工作专业人才执行队伍匮乏 | 第19页 |
| 4. 案主与工作者配合度低 | 第19-21页 |
| 三、个案工作在未成年暴力犯社区矫正的应用 | 第21-37页 |
| (一) 接案 | 第21-23页 |
| 1. 案例背景 | 第21页 |
| 2. 案例来源 | 第21-22页 |
| 3. 案例分析 | 第22-23页 |
| (二) 个案需求预估 | 第23-25页 |
| (三) 服务目标与计划 | 第25-28页 |
| 1. 个案理念 | 第25页 |
| 2. 个案目标 | 第25页 |
| 3. 矫正方案计划 | 第25-28页 |
| (四) 未成年暴力犯在角色正面转变的个案工作介入 | 第28-34页 |
| 1. 个案访谈 | 第28-30页 |
| 2. 家访服务 | 第30-31页 |
| 3. 案主入矫后社区矫正接受教育情况 | 第31-32页 |
| 4. 对案主入矫后的社区服务走访 | 第32页 |
| 5 案主在社区矫正的思想报告情况 | 第32页 |
| 6. 社区矫正监管人对案主的监管情况反馈 | 第32-33页 |
| 7. 社区矫正工作者对案主的走访情况 | 第33-34页 |
| (五) 未成年暴力犯角色正面转变的个案工作评估 | 第34-37页 |
| 1. 过程评估 | 第34-35页 |
| 2. 结果评估 | 第35页 |
| 3. 社会工作者对自身的评估 | 第35-37页 |
| 四、未成年暴力犯社区矫正的个案工作反思与建议 | 第37-42页 |
| (一) 未成年暴力犯社区矫正个案工作反思 | 第37-38页 |
| 1. 司法社工的专业实务技能有待提高 | 第37页 |
| 2. 个案方法理论运用反思 | 第37-38页 |
| (二) 进一步做好未成年暴力犯社区矫正的个案工作建议 | 第38-42页 |
| 1. 完善社区矫正工作机制,为个案工作方法在未成年社区矫正工作打好基础 | 第38页 |
| 2. 个案工作者应提升自身专业技能明确角色定位 | 第38-39页 |
| 3. 合理地运用理论知识 | 第39页 |
| 4. 形成完善的未成年暴力犯的个案矫治方法 | 第39-40页 |
| 5. 及时分析工作难点,确保未成年教育帮扶工作落在实处 | 第40-42页 |
| 结语 | 第42-43页 |
| 注辞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附录 | 第46-48页 |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