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各种类型园林论文

滨州孙子故里森林公园改造规划研究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引言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4页
        1.1.1 经济发展有利于城郊型森林公园的改造与提升第11页
        1.1.2 社会发展对城郊型森林公园提出了更高要求第11-12页
        1.1.3 建设生态文明的需求第12页
        1.1.4 发展城郊型森林公园是城镇化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第12-14页
        1.1.5 城郊型森林公园发展问题凸显第14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4-16页
        1.2.1 有利于孙子故里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建设第15页
        1.2.2 城郊森林公园的生态景观品质得到改善,旅游吸引力全面提升第15页
        1.2.3 有利于完善城郊森林公园改造规划的理论体系,提供改造规划工作的技术支持第15页
        1.2.4 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以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推进第15-16页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第16-19页
        1.3.1 研究方法第16-18页
        1.3.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2 对森林公园改造与更新的认识第19-30页
    2.1 基本概念第19-21页
        2.1.1 休闲第19页
        2.1.2 大众休闲体验第19页
        2.1.3 城郊型森林公园第19-20页
        2.1.4 改造规划第20-21页
    2.2 城郊型森林公园改造规划的主要动因第21-23页
        2.2.1 城郊型森林公园自身发展的需求第21页
        2.2.2 政策与法规的指导第21-22页
        2.2.3 经济技术发展的促成第22页
        2.2.4 社会生活变化带来的新需求第22-23页
    2.3 国内外城郊型森林公园改造规划研究现状第23-27页
        2.3.1 国外城郊型森林公园研究现状第23-25页
        2.3.2 国内城郊型森林公园改造规划研究现状第25-27页
    2.4 国内对于城郊森林公园改造规划的认识误区第27-29页
        2.4.1 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低第28页
        2.4.2 对城郊型森林公园的建设缺乏足够的认识,改造工作缺乏远期规划第28页
        2.4.3 一味求新立异,追求经济利益,忽略自身特色第28-29页
        2.4.4 不能及时捕捉社会需求,改造后公众参与性低第29页
    2.5 改造与规划的实质第29-30页
3 森林公园改造规划理论依据与原则第30-40页
    3.1 森林公园改造规划理论借鉴第30-33页
        3.1.1 区位理论第30页
        3.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30-31页
        3.1.3 景观生态学理论第31页
        3.1.4 人性化设计理论第31-32页
        3.1.5 场所使用状况评价(POE)理论第32-33页
    3.2 城郊型森林公园改造规划的基本准则第33-35页
        3.2.1 因地制宜原则第33页
        3.2.2 保护性原则第33-34页
        3.2.3 整体性原则第34页
        3.2.4 生态性原则第34页
        3.2.5 以人为本原则第34-35页
        3.2.6 与城镇发展相协调原则第35页
    3.3 城郊型森林公园改造基本方式第35-36页
        3.3.1 整体改造第35页
        3.3.2 局部改造第35-36页
        3.3.3 扩建第36页
        3.3.4 系统管理维护第36页
    3.4 城郊森林公园改造的主要方法第36-40页
        3.4.1 林相改造第36-37页
        3.4.2 植物景观改造第37页
        3.4.3 地形景观改造第37-38页
        3.4.4 水体景观改造第38页
        3.4.5 园路景观改造第38-39页
        3.4.6 建筑景观改造第39页
        3.4.7 基础服务设施改造第39-40页
        3.4.8 文化景观改造第40页
4 案例研究——滨州孙子故里森林公园改造规划研究第40-65页
    4.1 森林公园改造前期研究第40-49页
        4.1.1 区位第40-41页
        4.1.2 历史沿革第41页
        4.1.3 森林公园景观资源分析第41-45页
        4.1.4 现状分析及评价第45-49页
    4.2 森林公园改造规划原则、指导思想以及目标第49-51页
        4.2.1 改造规划原则第49-50页
        4.2.2 改造规划指导思想第50-51页
        4.2.3 改造规划目标第51页
    4.3 森林公园改造规划的基本理论应用第51-65页
        4.3.1 明确改造的主题定位第51-52页
        4.3.2 合理调整规划结构与景观分区第52-56页
        4.3.3 按照要素分项进行改造第56-59页
        4.3.4 文化景观的营造第59-62页
        4.3.5 增加休闲体验类旅游产品的设置第62-65页
    4.4 小结第65页
5 结论与展望第65-68页
    5.1 研究结论第65-67页
    5.2 创新点第67页
    5.3 未来展望第67-68页
图表目录第68-70页
图表来源第70-72页
参考文献第72-76页
附图目录第76-77页
附图图集第77-85页
致谢第85-86页
附:攻读研究生学位期间社会实践经历第86-87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济南市环城公园使用状况评价(POE)研究
下一篇:基于TOLD理论的微山湖生态园规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