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缩略词表 | 第4-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16页 |
1.1 西藏藏猪与低氧适应 | 第11-13页 |
1.1.1 西藏藏猪 | 第11-12页 |
1.1.2 低氧适应 | 第12-13页 |
1.2 内皮素转化酶 1(ECE1) | 第13-14页 |
1.2.1 内皮素 | 第13-14页 |
1.2.2 ECE1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4页 |
1.3 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 | 第14-15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6-38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6-21页 |
2.1.1 试验动物与样品采集 | 第16页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第16-17页 |
2.1.3 网络资源及软件 | 第17-18页 |
2.1.4 主要试剂及耗材 | 第18-19页 |
2.1.5 主要试剂的配制 | 第19-21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1-38页 |
2.2.1 ECE1基因的cDNA全长扩增 | 第21-25页 |
2.2.2 cDNA全长的测序 | 第25-28页 |
2.2.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8-30页 |
2.2.4 三个猪种间的序列差异分析 | 第30-31页 |
2.2.5 荧光定量PCR的检测分析 | 第31-33页 |
2.2.6 Western Blot的检测分析 | 第33-37页 |
2.2.7 数据分析 | 第37-3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38-55页 |
3.1 藏猪ECE1基因的cDNA全长的克隆 | 第38-39页 |
3.1.1 总RNA的提取与质量检测 | 第38页 |
3.1.2 5′RACE、3′RACE和中间片段的PCR扩增 | 第38-39页 |
3.1.3 菌液PCR阳性鉴定结果 | 第39页 |
3.2 测序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3.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1-48页 |
3.3.1 ORF区的预测 | 第41-42页 |
3.3.2 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分子量和等电点分析 | 第42页 |
3.3.3 蛋白质疏水性与二级结构 | 第42-43页 |
3.3.4 跨膜区和亚细胞定位的预测 | 第43-44页 |
3.3.5 信号肽和二硫键预测 | 第44-45页 |
3.3.6 糖基化和磷酸化位点预测 | 第45页 |
3.3.7 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 | 第45-46页 |
3.3.8 序列间的多重比对和蛋白质氨基酸分子进化树 | 第46-48页 |
3.4 三个猪种间的序列差异分析 | 第48-50页 |
3.5 藏猪ECE1基因的表达检测分析 | 第50-55页 |
3.5.1 内参基因的筛选 | 第50-51页 |
3.5.2 qPCR标准曲线和溶解曲线的制备 | 第51页 |
3.5.3 藏猪ECE1基因的组织表达谱分析 | 第51-52页 |
3.5.4 藏猪、莱芜猪和大白猪不同组织中ECE1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 | 第52-55页 |
4 讨论 | 第55-59页 |
4.1 ECE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55-56页 |
4.2 三个猪种间的序列差异分析 | 第56-57页 |
4.3 ECE1基因mRNA与蛋白质的组织和品种差异表达 | 第57-59页 |
5 结论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