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乡经济社会统筹评测及调控研究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绪论 | 第11-20页 |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6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16-17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研究目标 | 第16-17页 |
| ·可能的创新点或特色 | 第17页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 2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内涵及其评测研究 | 第20-24页 |
|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的内涵 | 第20-21页 |
|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的涵义 | 第20页 |
| ·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 第20-21页 |
|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的评测研究 | 第22-24页 |
| ·以往有关研究 | 第22-23页 |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23-24页 |
| 3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评测指标体系和方法 | 第24-31页 |
|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评测原则 | 第24-25页 |
|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评测指标体系 | 第25-27页 |
|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评测标准 | 第27-28页 |
|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评测模型 | 第28-31页 |
| ·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28-29页 |
| ·单层次模糊综合评判 | 第29页 |
| ·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 | 第29-30页 |
| ·相对隶属度的计算 | 第30-31页 |
| 4 重庆城乡经济社会统筹评测及分析 | 第31-49页 |
| ·近年来重庆城乡发展概况分析 | 第31-34页 |
| ·重庆各区县农村发展格局差异分析 | 第34-42页 |
| ·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第34-36页 |
| ·各区县农村发展状况综合评价 | 第36-39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39-41页 |
| ·发展思路探讨 | 第41-42页 |
| ·重庆城乡经济社会统筹评测分析 | 第42-49页 |
| ·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城乡统筹程度比较 | 第42-45页 |
| ·重庆2004—2009 年城乡统筹发展进程研究 | 第45-49页 |
| 5 重庆城乡经济社会统筹调控 | 第49-56页 |
| ·重庆城乡经济社会统筹调控目标和原则 | 第49-50页 |
|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调控的内涵 | 第49页 |
| ·重庆城乡经济社会统筹调控的目标 | 第49-50页 |
| ·重庆城乡经济社会统筹调控的原则 | 第50页 |
| ·重庆城乡经济社会统筹调控手段 | 第50-52页 |
| ·重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途径与对策 | 第52-56页 |
| ·提高整体发展水平,增加竞争优势 | 第52页 |
| ·加强区县合作力度,协作互补发展 | 第52-54页 |
| ·统筹城乡规划实施,优化空间布局 | 第54页 |
| ·完善行政管理机制,优化发展空间 | 第54-56页 |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展望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3页 |
| 附录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