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金属矿床(总论)论文

皖南伏岭地区钨—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作用研究

致谢第7-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第一章 引言第15-21页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第15页
        1.1.1 课题来源第15页
        1.1.2 研究目的第15页
        1.1.3 研究意义第15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5-18页
        1.2.1 世界钨矿床研究现状第15-17页
        1.2.2 皖南成岩作用研究现状第17-18页
    1.3 研究内容及完成工作量第18-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3.2 完成工作量第19页
    1.4 取得主要成果第19-21页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第21-28页
    2.1 地层第21-24页
        2.1.1 基底建造第23页
        2.1.2 盖层单元第23-24页
    2.2 构造第24-25页
        2.2.1 褶皱构造第24-25页
        2.2.2 断裂构造第25页
    2.3 岩浆岩第25-26页
        2.3.1 晋宁期岩浆岩第25-26页
        2.3.2 燕山期岩浆岩第26页
    2.4 区域矿产分布第26-28页
第三章 典型矿床特征第28-43页
    3.1 逍遥钨-多金属矿床第28-38页
        3.1.1 地层第28-31页
        3.1.2 构造第31-32页
        3.1.3 岩浆岩第32-34页
        3.1.4 矿体地质特征第34-37页
        3.1.5 矿物生成顺序及成矿期次第37-38页
    3.2 西钨口钨锡矿第38-43页
        3.2.1 地层第38-39页
        3.2.2 构造第39-40页
        3.2.3 岩浆岩第40页
        3.2.4 矿体特征第40-43页
第四章 岩浆岩成因第43-67页
    4.1 成岩年代学第43-47页
        4.1.1 实验方法第43页
        4.1.2 分析结果第43-47页
    4.2 岩浆岩地球化学第47-56页
        4.2.1 实验方法第47页
        4.2.2 主量元素特征第47-49页
        4.2.3 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第49-56页
    4.3 造岩矿物成分特征第56-61页
        4.3.1 实验方法第56页
        4.3.2 长石第56-57页
        4.3.3 黑云母第57-61页
    4.4 讨论第61-67页
        4.4.1 成岩时代第61-62页
        4.4.2 成岩类型第62页
        4.4.3 岩浆来源与演化第62-64页
        4.4.4 成岩背景与成岩模式第64-67页
第五章 矿床成因与成矿模式第67-84页
    5.1 逍遥钨-多金属矿床第67-78页
        5.1.1 矽卡岩特征第67-73页
        5.1.2 流体包裹体特征第73-76页
        5.1.3 成矿物质来源第76-77页
        5.1.4 矿床成因第77-78页
    5.2 区内其他矿床第78-80页
        5.2.1 际下钨矿床第78页
        5.2.2 巧川矿区第78-79页
        5.2.3 西钨口钨锡矿床第79-80页
    5.3 控矿因素第80-82页
        5.3.1 控矿地层第80页
        5.3.2 控矿构造第80-81页
        5.3.3 控矿岩浆岩第81-82页
    5.4 成矿模式第82-83页
    5.5 找矿标志第83-84页
第六章 结论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93页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第93页

论文共9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德士制药骨质疏松产品线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HN建设集团公司税收筹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