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地方法制论文

公众参与地方立法--以甘肃省为例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引言第7-10页
    一、选题的缘起与意义第7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第7-9页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工作方案和进度计划第9-10页
一、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第10-15页
    (一)基本概念第10-12页
        1.公众第10-11页
        2.公众参与第11-12页
        3.地方立法第12页
    (二)公众参与立法的基本理论第12-15页
        1.人民主权理论第12-13页
        2.协商民主理论第13页
        3.参与民主理论第13-15页
二、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法律依据第15-21页
    (一)对《立法法》相关规定的分析第15-17页
    (二)对《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相关规定的分析第17-18页
    (三)甘肃省地方立法规范性文件的分析第18-21页
        1.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程序规则第18-19页
        2.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立法听证规则第19-20页
        3.甘肃省公众参与制定地方性法规办法第20-21页
三、影响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因素第21-27页
    (一)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第21-23页
        1.身份定位的转变第22页
        2.行为模式的转变第22-23页
        3.实现方式的转变第23页
    (二)公众参与的制度设计缺陷第23-25页
        1.立法信息公开程度不足第24页
        2.对公众参与结果的采纳和反馈机制没有具体规定第24-25页
    (三)公众参与的成本——“搭便车”第25-27页
        1.集体行动理论第25-26页
        2.“搭便车”行为和理性的无知第26页
        3.公众参与的困境第26-27页
四、完善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的机理第27-32页
    (一)地方立法机关转变立法观念第27-29页
        1.由“威权立法”到“平权立法”第28页
        2.主动提高公众参与的意识第28页
        3.及时反馈回应,提高公众参与的效果第28-29页
    (二)公众参与方式的多元化第29-32页
        1.建立信息处理平台,拓宽网络参与渠道第29-30页
        2.建立社会中介组织参与制度第30-32页
结语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6页
致谢第36-37页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Helmholtz问题的有限元方法的预渐近误差分析及纯波源转移区域分解算法
下一篇:LaRu3Si2,Bi4O4S3超导体和SmB6近藤拓扑绝缘体性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