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

COMSOL Multiphysics(?)在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以及超级电容器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3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页
    1.2 锂-硫电池简介第10-15页
        1.2.1 锂-硫电池工作原理第11-12页
        1.2.2 锂-硫电池研究进展第12-15页
    1.3 锂-空气电池简介第15-25页
        1.3.1 锂-空气电池工作原理第15-18页
        1.3.2 锂-空气电池研究进展第18-25页
    1.4 超级电容器简介第25-29页
        1.4.1 超级电容器工作原理第25-26页
        1.4.2 超级电容器研究进展第26-29页
    1.5 研究目的与内容第29-31页
第二章 锂-硫电池模拟与仿真第31-44页
    2.1 引言第31页
    2.2 模型第31-35页
        2.2.1 模型建立第31-32页
        2.2.2 物质传输方程第32-33页
        2.2.3 质子和电子守恒方程第33页
        2.2.4 电化学动力学方程第33-34页
        2.2.5 化学动力学方程第34-35页
        2.2.6 边界条件第35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35-42页
        2.3.1 模型验证第35-37页
        2.3.2 多硫化物生长速率kG对沉淀反应的影响第37-38页
        2.3.3 多硫化物形核速率kN对沉淀反应的影响第38-39页
        2.3.4 多硫化物沉淀形貌系数m对沉淀反应的影响第39-40页
        2.3.5 硫含量对沉淀反应的影响第40-42页
    2.4 结论第42-44页
第三章 锂-硫电池电热模拟与仿真第44-54页
    3.1 引言第44页
    3.2 模型第44-48页
        3.2.1 锂-硫电池电热模型建立第44-46页
        3.2.2 锂-硫电池组自然冷却模型建立第46页
        3.2.3 锂-硫电池空冷模型建立第46-48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8-52页
        3.3.1 模型验证第48页
        3.3.2 锂-硫电池热效应和温度分布第48-52页
    3.4 结论第52-54页
第四章 锂-空气电池模拟与仿真第54-69页
    4.1 引言第54页
    4.2 模型第54-57页
        4.2.1 模型建立第54-55页
        4.2.2 物质传输方程第55-56页
        4.2.3 质子和电子守恒方程第56页
        4.2.4 电化学动力学方程第56-57页
        4.2.5 边界条件第57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57-67页
        4.3.1 模型验证第57-58页
        4.3.2 锂-空气电池正极各主要参数变化第58-61页
        4.3.3 锂-空气电池Li2O2溶解度和氧气溶解度的影响第61-63页
        4.3.4 锂-空气电池还原反应速率常数和孔隙率的影响第63-64页
        4.3.5 双孔体系锂-空气电池第64-67页
    4.4 结论第67-69页
第五章 超级电容器模拟与仿真第69-86页
    5.1 引言第69页
    5.2 模型第69-74页
        5.2.1 模型建立第69-71页
        5.2.2 模型1质子和电子守恒方程第71页
        5.2.3 模型1电化学动力学方程第71-72页
        5.2.4 模型1边界条件第72页
        5.2.5 模型2物质传输方程第72-73页
        5.2.6 模型2质子和电子守恒方程第73-74页
        5.2.7 模型2电化学动力学方程第74页
        5.2.8 模型2边界条件第74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4-82页
        5.3.1 模型1验证第74-76页
        5.3.2 模型1放电过程讨论第76-79页
        5.3.3 模型2验证第79页
        5.3.4 模型2放电过程讨论第79-82页
    5.4 结论第82-86页
第六章 结论第86-88页
参考文献第88-94页
附录第94-10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06-107页
致谢第107-108页

论文共10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计算机模拟的商业步行街高密度人群安全疏散研究
下一篇:和谐城市指导的产业新城配套服务设施规划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