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英文摘要 | 第12-14页 |
1 前言 | 第15-29页 |
1.1 miRNA的发现与定义 | 第15页 |
1.2 miRNA的生物合成与作用机制 | 第15-18页 |
1.2.1 miRNA的生物合成 | 第15-17页 |
1.2.2 miRNA的作用机制 | 第17-18页 |
1.3 植物miRNA表达和活动的调控 | 第18-20页 |
1.3.1 转录调控 | 第19页 |
1.3.2 miRNA加工和活动的调节 | 第19-20页 |
1.3.3 将miRNA整合到特定的AGO复合体中 | 第20页 |
1.4 植物miRNA靶基因的识别和鉴定 | 第20-21页 |
1.5 植物体内miRNA的功能 | 第21-27页 |
1.5.1 miRNA在调控植物生长发育中的作用 | 第21-23页 |
1.5.2 miRNA在植物激素调节与信号转导中的作用 | 第23-24页 |
1.5.3 miRNA在植物对生物胁迫响应中的作用 | 第24-25页 |
1.5.4 miRNA在植物对非生物胁迫响应中的作用 | 第25-26页 |
1.5.5 miRNA调节自身和si RNA的合成和功能 | 第26-27页 |
1.6 大豆miRNA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8-2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9-55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9-30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29页 |
2.1.2 菌种及载体 | 第29页 |
2.1.3 主要试剂 | 第29页 |
2.1.4 数据库及生物软件 | 第29-3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0-55页 |
2.2.1 gma-miR172及其靶基因的序列比对和分析 | 第30页 |
2.2.2 大豆材料处理 | 第30-31页 |
2.2.3 RNA提取 | 第31页 |
2.2.4 除去RNA抽提物中的基因组DNA | 第31页 |
2.2.5 荧光实时定量PCR | 第31-35页 |
2.2.6 gma-miR172介导的靶基因精确切割位点的 5’RACE分析 | 第35-39页 |
2.2.7 gma-miR172a前体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9-42页 |
2.2.8 gma-miR172c前体的克隆及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42页 |
2.2.9 突变gma-miR172a靶位点r Glyma03g33470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第42-44页 |
2.2.10 突变gma-miR172c靶位点r Glyma01g39520的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第44页 |
2.2.11 拟南芥突变体的筛选 | 第44-45页 |
2.2.12 农杆菌介导法侵染拟南芥花序 | 第45-46页 |
2.2.13 转基因拟南芥的分子生物学检测 | 第46页 |
2.2.14 gma-miR172a转基因拟南芥的日长处理 | 第46-47页 |
2.2.15 过表达Glyma03g33470的toe1突变体恢复拟南芥的日长处理 | 第47页 |
2.2.16 gma-miR172c转基因拟南芥的逆境胁迫处理 | 第47-52页 |
2.2.17 转基因拟南芥逆境处理下的开花分析 | 第52-53页 |
2.2.18 过表达Glyma01g39520的snz突变体拟南芥的逆境处理 | 第53-54页 |
2.2.19 统计分析 | 第54-55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55-95页 |
3.1 gma-miR172a参与植物开花诱导的研究 | 第55-70页 |
3.1.1 大豆miR172成员序列比对分析 | 第55-56页 |
3.1.2 gma-miR172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56-58页 |
3.1.3 gma-miR172a靶基因的预测验证及序列分析 | 第58-60页 |
3.1.4 靶基因Glyma03g33470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60-62页 |
3.1.5 植物过量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62-63页 |
3.1.6 gma-miR172a转基因拟南芥的抗性筛选及检测 | 第63-65页 |
3.1.7 过表达gma-miR172a拟南芥的开花表型 | 第65-67页 |
3.1.8 过表达Glyma03g33470的toe1恢复拟南芥的开花表型 | 第67-69页 |
3.1.9 大豆GI基因调控gma-miR172a的加工过程 | 第69-70页 |
3.2 gma-miR172c参与植物逆境胁迫响应的研究 | 第70-95页 |
3.2.1 gma-miR172的启动子元件与表达模式分析 | 第70-72页 |
3.2.2 gma-miR172c靶基因的 5’RACE验证 | 第72-73页 |
3.2.3 Glyma01g39520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 | 第73-74页 |
3.2.4 gma-miR172c转基因拟南芥的抗性筛选及检测 | 第74-76页 |
3.2.5 干旱处理过表达gma-miR172c拟南芥表型分析 | 第76-79页 |
3.2.6 盐处理过表达gma-miR172c拟南芥表型分析 | 第79-82页 |
3.2.7 过表达gma-miR172c拟南芥对ABA的敏感性 | 第82-84页 |
3.2.8 过表达gma-miR172c拟南芥体内胁迫相关生理指标变化情况 | 第84-86页 |
3.2.9 干旱胁迫下过表达gma-miR172c拟南芥体内基因表达分析 | 第86-87页 |
3.2.10 过表达gma-miR172c拟南芥逆境胁迫下的开花表型 | 第87-89页 |
3.2.11 过表达Glyma01g39520的snz拟南芥的逆境胁迫响应 | 第89-95页 |
4 讨论 | 第95-101页 |
4.1 gma-miR172a调控植物的开花时间 | 第95-96页 |
4.2 gma-miR172c调控植物的逆境胁迫响应能力 | 第96-101页 |
5 结论 | 第101-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20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