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稻论文

水稻7个粒型基因遗传效应的初步分析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符号说明第10-11页
1 文献综述第11-17页
    1.1 水稻粒型基因分子标记利用的进展第11-13页
        1.1.1 水稻粒型基因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1.1.2 水稻粒型基因的克隆第12-13页
    1.2 水稻粒型基因及遗传效应第13-16页
        1.2.1 GS3基因的定位及遗传效应第13-14页
        1.2.2 qGL3基因的定位及遗传效应第14页
        1.2.3 GW2基因的定位及遗传效应第14-15页
        1.2.4 GW8基因的定位及遗传效应第15页
        1.2.5 GW5基因的定位及遗传效应第15页
        1.2.6 GS5基因的定位及遗传效应第15-16页
        1.2.7 TGW6基因的定位及遗传效应第16页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6-1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7-23页
    2.1 试验材料第17页
    2.2 田间种植与管理第17页
    2.3 主要试剂第17页
    2.4 试验方法第17-23页
        2.4.1 DNA的提取第17-18页
        2.4.2 PCR扩增第18-19页
        2.4.3 酶切第19-20页
        2.4.4 电泳检测第20-21页
        2.4.5 分子标记第21-22页
        2.4.6 粒型表型值测定第22-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37页
    3.1 TGW6、GW5在RILs群体中的效应分析第23-27页
        3.1.1 TGW6在极端粒型亲本中的序列比较第23页
        3.1.2 TD70、Kasalath和RILs表型值第23-24页
        3.1.3 TGW6在RILs群体中的基因型检测第24-25页
        3.1.4 TGW6基因型在RILs群体中分布及效应分析第25页
        3.1.5 GW5在RIL群体中的基因型检测第25-26页
        3.1.6 GW5在RILs群体中的效应分析第26-27页
    3.2 G4179/Kasalath的F_2群体的粒型表型分析第27-28页
        3.2.1 亲本的粒型表型第27-28页
        3.2.2 F_2群体的粒型表型第28页
    3.3 5个粒型基因的分子检测第28-30页
    3.4 F_2群体中5个粒型基因的遗传效应分析第30-37页
        3.4.1 单个粒型基因遗传效应比较第31-32页
        3.4.2 两个粒型基因纯合体粒型性状遗传效应比较第32-35页
        3.4.3 三个基因组合的遗传效应第35-37页
4 讨论第37-41页
    4.1 TGW6、GW5的效应分析第37页
    4.2 粒型基因的纯合和杂合效应第37-39页
    4.3 粒型基因在水稻杂交育种中的利用第39-41页
5 全文总结第41页
论文创新点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用于亚细胞定位的三种植物原生质体分离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下一篇:转玉米C4型PEPC基因大豆的分子特征及光合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