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3页 |
1.1.1 国内关于GDP与环境保护的相关回顾 | 第10-11页 |
1.1.2 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局限性 | 第11页 |
1.1.3 绿色GDP的出现 | 第11-12页 |
1.1.4 生态县与生态立县 | 第12-13页 |
1.2 研究意义与目的 | 第13-14页 |
1.2.1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3 国内外绿色GDP核算研究进展 | 第14-17页 |
1.3.1 国外绿色GDP核算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1.3.2 国内绿色GDP核算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7-20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平江县概况 | 第20-24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20-21页 |
2.2 资源环境概况 | 第21-22页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2-24页 |
第三章 平江县绿色GDP核算体系模型构建 | 第24-39页 |
3.1 县域经济特征 | 第24页 |
3.2 核算模型设计 | 第24-28页 |
3.2.1 模型设计的原则 | 第24-25页 |
3.2.2 模型设计思路与核算内容框架 | 第25-28页 |
3.2.3 模型核算数据的来源 | 第28页 |
3.3 县域资源环境估价方法研究 | 第28-31页 |
3.3.1 自然资源估价方法 | 第28-30页 |
3.3.2 环境成本估价方法 | 第30-31页 |
3.4 自然资源耗减价值量核算模型 | 第31-34页 |
3.4.1 水资源耗减价值核算 | 第31-32页 |
3.4.2 能源矿产资源耗减价值核算 | 第32页 |
3.4.3 森林资源耗减价值核算 | 第32-33页 |
3.4.4 土地资源耗减价值核算 | 第33-34页 |
3.5 环境质量退化价值量核算模型 | 第34-36页 |
3.5.1 水污染治理成本核算 | 第34页 |
3.5.2 大气污染治理成本核算 | 第34-35页 |
3.5.3 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成本核算 | 第35页 |
3.5.4 环境保护支出成本核算 | 第35页 |
3.5.5 自然灾害补偿成本核算 | 第35-36页 |
3.6 生态效益改善价值量核算模型 | 第36-38页 |
3.6.1 保育土壤价值核算 | 第36-37页 |
3.6.2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核算 | 第37-38页 |
3.7 平江县绿色GDP核算体系模型 | 第38-39页 |
第四章 2008-2013年平江县绿色GDP核算研究 | 第39-63页 |
4.1 自然资源耗减价值成本核算 | 第39-48页 |
4.1.1 水资源耗减价值核算 | 第39-40页 |
4.1.2 能源矿产资源耗减价值核算 | 第40-43页 |
4.1.3 森林资源耗减价值核算 | 第43-44页 |
4.1.4 土地资源耗减价值核算 | 第44-46页 |
4.1.5 自然资源耗减价值成本核算结果与分析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4.2 环境质量退化价值成本核算 | 第48-55页 |
4.2.1 水污染治理成本核算 | 第48-50页 |
4.2.2 大气污染治理成本核算 | 第50-51页 |
4.2.3 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成本核算 | 第51-53页 |
4.2.4 环境保护支出成本核算 | 第53页 |
4.2.5 自然灾害补偿成本核算 | 第53-54页 |
4.2.6 环境质量退化价值成本核算结果与分析 | 第54-55页 |
小结 | 第55页 |
4.3 生态效益改善价值核算 | 第55-59页 |
4.3.1 保育土壤价值核算 | 第56-57页 |
4.3.2 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核算 | 第57-58页 |
4.3.3 生态效益改善价值核算结果与分析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页 |
4.4 平江县绿色GDP核算体系 | 第59-63页 |
4.4.1 平江县绿色GDP核算结果 | 第60-61页 |
4.4.2 绿色GDP占传统GDP的比重 | 第61-62页 |
4.4.3 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平江县可持续发展研究分析及建议 | 第63-69页 |
5.1 平江县社会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63-64页 |
5.1.1 经济产业结构较失衡 | 第63页 |
5.1.2 结构性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依然严重 | 第63-64页 |
5.1.3 采矿业发展方式粗放,资源利用效率偏低 | 第64页 |
5.2 可持续发展需遵循的原则 | 第64-65页 |
5.3 平江县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 第65-69页 |
5.3.1 完善县域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框架 | 第65-66页 |
5.3.2 调整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干部考核制度 | 第66页 |
5.3.3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 第66-68页 |
5.3.4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合理开发本地资源 | 第68页 |
5.3.5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 第68-6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2页 |
6.1 结论 | 第69-70页 |
6.2 创新点 | 第70-71页 |
6.3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作者简介 | 第79-80页 |
在读期间科研学术成果目录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