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3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3 国内外农村合作组织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简评 | 第15页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相关概念与理论 | 第17-24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2.1.1 合作 | 第17页 |
2.1.2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 第17-18页 |
2.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特点 | 第18-19页 |
2.2.1 作用区域明确 | 第18页 |
2.2.2 服务对象明确 | 第18页 |
2.2.3 合作形式多样 | 第18页 |
2.2.4 区域范围明确 | 第18-19页 |
2.2.5 主体特征明显 | 第19页 |
2.3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 | 第19-20页 |
2.3.1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降低农民的交易费用 | 第19页 |
2.3.2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提高农户在市场交易谈判中的地位 | 第19页 |
2.3.3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可以获得政府质量较高的服务 | 第19-20页 |
2.3.4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各种农业经营风险 | 第20页 |
2.3.5 实现土地规模经营 | 第20页 |
2.4 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20-24页 |
2.4.1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实现农业家庭经营与大市场对接的必然途径 | 第20-21页 |
2.4.2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主要途径 | 第21-22页 |
2.4.3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健全与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必要途径 | 第22页 |
2.4.4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素质,推进农村社会进步和民主化、法制化进程的有效途径 | 第22页 |
2.4.5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存在着可能性 | 第22页 |
2.4.6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 | 第22-24页 |
第3章 长沙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24-35页 |
3.1 湖南长沙县概况 | 第24页 |
3.2 湖南长沙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状 | 第24-26页 |
3.3 湖南长沙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效分析 | 第26-27页 |
3.4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7-35页 |
3.4.1 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少,带动能力弱,发展活力不足 | 第27-30页 |
3.4.2 经济管理体系不规范 | 第30-31页 |
3.4.3 人才技术培训缺失 | 第31-33页 |
3.4.4 政府扶持不到位 | 第33-35页 |
第4章 国外的相关经验及启示 | 第35-40页 |
4.1 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经验 | 第35-38页 |
4.1.1 美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验 | 第35-36页 |
4.1.2 日本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验 | 第36-37页 |
4.1.3 法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经验 | 第37-38页 |
4.2 国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启示 | 第38-40页 |
4.2.1 农村合作组织是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客观要求 | 第38页 |
4.2.2 建立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必须农民自觉自愿 | 第38页 |
4.2.3 要从实际出发,走符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 第38页 |
4.2.4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管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 第38-39页 |
4.2.5 政府要加大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持力度 | 第39-40页 |
第5章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对策建议 | 第40-47页 |
5.1 扩大组织规模,增强发展动力 | 第40页 |
5.1.1 合并重组扩大组织规模 | 第40页 |
5.1.2 加强宣传引导,增强发展动力 | 第40页 |
5.2 规范经济管理体系 | 第40-43页 |
5.2.1 提高制度化管理力度 | 第40-41页 |
5.2.2 健全财务与监督管理机制 | 第41页 |
5.2.3 完善利益分配管理机制 | 第41-42页 |
5.2.4 确定合理的经营战略与策略 | 第42页 |
5.2.5 完善激励机制 | 第42-43页 |
5.3 加强人员技术培训 | 第43-44页 |
5.3.1 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 | 第43页 |
5.3.2 培养专业管理人员 | 第43-44页 |
5.3.3 培养具有合作精神的企业家 | 第44页 |
5.3.4 政府要制定培训计划 | 第44页 |
5.4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第44-47页 |
5.4.1 财政扶持 | 第44页 |
5.4.2 金融支持 | 第44-45页 |
5.4.3 搭建信息服务平台,进一步完善服务体系 | 第45页 |
5.4.4 抓好典型示范引导 | 第45-4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6.1 结论 | 第47页 |
6.2 对后续工作的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