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1章 船舶保险受益人条款成因分析 | 第12-17页 |
1.1 船舶保险受益人条款概述 | 第12-14页 |
1.2 受益人条款为抵押权物上代位机制缺陷的补救措施 | 第14-17页 |
1.2.1 船舶抵押权物上代位的概念 | 第14-15页 |
1.2.2 现行船舶抵押权物上代位机制的缺陷 | 第15-16页 |
1.2.3 船舶保险受益人条款为抵押权人自救条款 | 第16-17页 |
第2章 船舶保险"受益人"概念使用的规范性分析 | 第17-34页 |
2.1 保险受益人适用范围之法律界定 | 第17-21页 |
2.1.1 中国法之界定 | 第17-18页 |
2.1.2 大陆法系之界定 | 第18-20页 |
2.1.3 英美法系之界定 | 第20-21页 |
2.2 保险受益人适用范围之理论界定 | 第21-29页 |
2.2.1 身故保险受益人说 | 第21-22页 |
2.2.2 人身保险受益人说 | 第22-24页 |
2.2.3 保险受益人说 | 第24-26页 |
2.2.4 针对理论学说的分析与评价 | 第26-29页 |
2.3 否认船舶保险受益人概念使用规范性的分析 | 第29-34页 |
2.3.1 受益人概念是人身保险中的特有概念 | 第29-31页 |
2.3.2 利用保险中"受益人"概念不能弥补抵押权物上代位的缺陷 | 第31-34页 |
第3章 船舶保险"受益人"条款的真实合意及其合法性分析 | 第34-55页 |
3.1 船舶保险"受益人"条款实为债权让与条款 | 第34-35页 |
3.2 债权让与制度概述 | 第35-44页 |
3.2.1 债权让与的概念及其性质 | 第35-38页 |
3.2.2 债权让与制度的历史演进 | 第38-41页 |
3.2.3 债权让与客体的一般规定 | 第41-44页 |
3.3 船舶保险金请求权的可让与性分析 | 第44-51页 |
3.3.1 船舶保险金请求权的性质探究 | 第44-47页 |
3.3.2 英美法系对船舶保险金请求权转让之规定 | 第47-50页 |
3.3.3 船舶保险金请求权让与之限制 | 第50-51页 |
3.4 将受益人理解为请求权受让人存在的问题 | 第51-55页 |
3.4.1 保险金请求权让与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 | 第51-53页 |
3.4.2 受益人条款约定不明确导致的问题 | 第53-55页 |
第4章 船舶抵押权物上代位实现机制探究 | 第55-66页 |
4.1 大陆法系抵押权物上代位实现机制比较研究 | 第55-62页 |
4.1.1 日本模式 | 第55-56页 |
4.1.2 法国模式 | 第56-57页 |
4.1.3 瑞士模式 | 第57-58页 |
4.1.4 德国模式 | 第58-62页 |
4.2 完善船舶抵押权物上代位实现机制应考虑的几个问题 | 第62-66页 |
4.2.1 船舶抵押权物上代位的法律性质及成立时间 | 第62-63页 |
4.2.2 船舶抵押权物上代位权的公示方法 | 第63-65页 |
4.2.3 对物上代位物价值控制的方法 | 第65-66页 |
第5章 "受益人"条款的司法实践对策以及立法建议 | 第66-72页 |
5.1 针对船舶保险受益人条款的司法实践对策 | 第66-67页 |
5.1.1 摒弃对受益人概念的使用 | 第66页 |
5.1.2 抵押权人可与抵押人约定明确的债权让与协议 | 第66-67页 |
5.2 完善船舶抵押权物上代位实现机制的立法建议 | 第67-72页 |
5.2.1 明确抵押权物上代位的性质为法定质权 | 第67-68页 |
5.2.2 设置保险人的通知义务 | 第68-69页 |
5.2.3 抵押权人实现物上代位的具体途径 | 第69-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