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43页 |
1.1 环境响应性磁共振造影剂 | 第13-18页 |
1.1.1 环境响应性T_1型磁共振造影剂 | 第13-17页 |
1.1.2 环境响应性T_2型磁共振造影剂 | 第17-18页 |
1.2 无机纳米粒子组装 | 第18-28页 |
1.2.1 模板法 | 第18-20页 |
1.2.2 外场驱动下的无机纳米粒子组装 | 第20-21页 |
1.2.3 利用超分子识别作用构筑无机纳米粒子组装体 | 第21-22页 |
1.2.4 两亲性驱动的无机纳米粒子组装 | 第22-28页 |
1.3 无机纳米粒子杂化聚合物组装体稳定性和渗透性调控 | 第28-30页 |
1.4 肿瘤的化疗和光疗联合治疗 | 第30-33页 |
1.5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43页 |
第二章 光控交联聚合物载体用于磁共振成像和药物释放 | 第43-72页 |
2.1 引言 | 第43-4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46-51页 |
2.2.1 原料及试剂 | 第46-47页 |
2.2.2 样品合成 | 第47-50页 |
2.2.3 仪器与表征 | 第50-5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51-66页 |
2.3.1 构筑负载SPIONs的杂化聚合物纳米粒子 | 第51-54页 |
2.3.2 杂化聚合物纳米粒子的光照交联 | 第54-60页 |
2.3.3 体外MRI成像实验 | 第60-62页 |
2.3.4 光调控药物释放 | 第62-65页 |
2.3.5 DOX/SPIONs共负载杂化纳米粒子的磁靶向输运 | 第65-66页 |
2.4 小结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第三章 金纳米粒子杂化组装体构筑及功能 | 第72-119页 |
3.1 引言 | 第72-75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75-86页 |
3.2.1 原料及试剂 | 第75-76页 |
3.2.2 样品合成 | 第76-84页 |
3.2.3 仪器与表征 | 第84-8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86-111页 |
3.3.1 聚合物合成和金纳米粒子表面功能化 | 第86-90页 |
3.3.2 粒径为3 nm的金纳米粒子的组装和金纳米粒子杂化囊泡的无痕交联 | 第90-97页 |
3.3.3 粒径为13 nm的金纳米粒子的组装和杂化组装结构的无痕交联 | 第97-101页 |
3.3.4 光控药物释放 | 第101-103页 |
3.3.5 对硝基苯酚的还原催化 | 第103-106页 |
3.3.6 金纳米粒子杂化囊泡应用于X-射线CT成像 | 第106-107页 |
3.3.7 肿瘤的光热和化疗协同治疗 | 第107-111页 |
3.4 小结 | 第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9页 |
第四章 近红外光增强的胞内抗癌药物输运 | 第119-143页 |
4.1 引言 | 第119-12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121-126页 |
4.2.1 原料及试剂 | 第121-122页 |
4.2.2 样品合成 | 第122-126页 |
4.2.3 仪器与表征 | 第12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26-138页 |
4.3.1 构筑负载UCNPs的杂化聚合物纳米组装体 | 第126-129页 |
4.3.2 UCNPs和光敏剂之间能量传递 | 第129-131页 |
4.3.3 体外光动力学过程中单线态氧测定 | 第131-132页 |
4.3.4 体外药物释放 | 第132-133页 |
4.3.5 杂化聚合物囊泡组装体细胞内吞实验 | 第133-134页 |
4.3.6 细胞中单线态氧产生 | 第134-135页 |
4.3.7 细胞中PCI过程 | 第135-137页 |
4.3.8 细胞毒性 | 第137-138页 |
4.4 小结 | 第138-139页 |
参考文献 | 第139-143页 |
第五章 光热疗法与光动力学疗法转换的协同肿瘤治疗 | 第143-173页 |
5.1 引言 | 第143-14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146-152页 |
5.2.1 原料及试剂 | 第146页 |
5.2.2 样品合成 | 第146-151页 |
5.2.3 仪器与表征 | 第151-152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152-167页 |
5.3.1 聚合物合成及其后改性 | 第152-154页 |
5.3.2 两亲性聚合物慢加水组装 | 第154-156页 |
5.3.3 光热治疗向光动力学治疗的转换 | 第156-157页 |
5.3.4 CPT和光敏剂的体外释放实验 | 第157-158页 |
5.3.5 聚合物组装体的胞内分布 | 第158-162页 |
5.3.6 可交联方式转换的聚合物囊泡体系的构建 | 第162-167页 |
5.4 小结 | 第167-168页 |
参考文献 | 第168-173页 |
全文总结 | 第173-17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会议论文 | 第175-176页 |
致谢 | 第176页 |